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刻線後的膠板就已經和模型融為一體了,這樣的處理在模型表面上就顯得很自然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刻線後的膠板就已經和模型融為一體了,這樣的處理在模型表面上就顯得很自然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零件的另一側利用膠帶規劃刻線的位置。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刻出細節。這次的刻線的方法說的比較粗略,如果想細緻的看刻線那麼可以移步到這裡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零件的邊緣用推刀推出一個大一點點的口子。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推完了之後是一個矩形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可以用膠棒進行增加細節的。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截取一根合適大小的膠棒。粘貼在剛剛開好的槽內,這樣一個凸起造型就又做出來了。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原始的零件和噴了水補土的改造零件對比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用補土包裹住揹包中上部分,這裡看著有點粗糙的感覺是吧,其實補土剛剛捏上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的。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等補土硬化乾燥後進行塑形。打磨掉補土上不需要的部分後,補土就能呈現出需要的效果。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這樣模型揹包中部的高度也被顯著提高了。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在補土上刻線增加補土細節。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最後的成果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和原始零件的對比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從其他模型板件上取下一套火箭包。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組裝。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去掉沙扎比揹包上原來的三個火箭噴口。裝上新的火箭包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這時問題就來了,原來的沙扎比的位置是安裝三個火箭噴口的,根本沒有火箭包的接口。這裡就需要用到打樁的技巧了。


“打樁”是為了接合兩個原來並不匹配的零件的製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到火箭包內部是中空的,形狀和揹包的形狀也不完全一致,在這種狀態下如果用膠粘的話,會有很多問題。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用補土將火箭包中空的部分填滿。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等補土乾透後打磨成平面。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用上次文章《簡單的說說為什麼不用膠板,不用GK件》中介紹的方法制作一個沙扎比揹包的接插件,裝入到揹包中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兩者做一下結合測試,看看是不是可以緊密貼合,如果貼合不上的話再用銼刀做下修整。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測試成功後,將自己做的那個小GK件塗上膠水粘貼入沙扎比的揹包。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火箭包上的補土進行打孔,裝上打樁釘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打樁釘是一個常用的模型修改工具,主要用途就是能夠讓模型和模型之間的兩個孔齊。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將有打樁定的火箭包押入應該放置的位置上。這時,沙扎比揹包裡那塊小GK上面就有釘子尖端壓出的痕跡了。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小GK零件上打孔。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火箭包上的打樁釘取出,截取一小段1mm直徑的銅棒。插入火箭包的孔中,這時打樁就做好了,可以完美的裝入沙扎比揹包上了。


打樁比膠水直接粘貼要麻煩一些。但是,由於打樁後這個零件是一個活動零件,在後期噴塗和組裝的時候則會節省下來大量時間。


高達 揹包改造的細節(2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