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扶贫不"掉队

疫情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排查防控,昼夜奋战。稍有喘息,又抓紧忙着复工复产。被疫情牵扯了太多精力的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包联贫困户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贫困户们越是需要更多地关心和帮助。

学校还不能开学,视频直播课成了"刚需"。河南省洛宁县七年级学生郭翠珠,因家里条件差,没有安装宽带,每晚去村委会"蹭网"学习,父亲坐在旁边默默守候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人们对这个坚强的姑娘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予以肯定,也为这位憨厚老实的父亲质朴无华的举动动容。当然,为郭翠珠提供学习场地,并把这种精神在朋友圈进行宣传的村干部,也值得我们颂扬。教育扶贫,是这个困顿的家庭改变当前生存状况的一条必经之路。

然而,相似的情况发生在河南贫困户李汉党家,结果却截然相反。李汉党15岁的二女儿因为跟姐姐和弟弟抢不过家里唯一的一部智能手机上网课,面对老师的责问,吞药自杀。在别人家的孩子跟风一部部换智能手机的同时,谁能想象到一个花季女孩竟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选择自杀?一部智能手机成为压垮这个贫困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人扼腕叹息。


抗"疫"路上扶贫不"掉队

贫困户之所以经济困难,大多因身体、智力等方面的能力不足。"眼界窄"、"门路少",似乎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在防疫前期入户排查时,提醒人们戴好口罩再开门。碰到有些村民说:"我也想戴口罩,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去哪买。"他们不知道去药房,更不懂网购,村里的小卖部和诊所买不到口罩这个当时的"紧俏货",更不用说如何压紧口罩鼻梁条,一条口罩的使用寿命这些问题了。

不能出门,不能务工的这段时间,别人也许尚有"老本"可吃,然而贫困户本就没有多少积蓄,蜗居数日没有经济收入,疫情对于他们本就困顿的生活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在疫情期间,对贫困人口的关心不能因为防疫工作的繁忙而忽视。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面对疫情的茫然无措、经济压力,更需要包联责任人们悉心的指导和疏解。一句关心,一声问候就能卸去他们心头天大的压力。

抗"疫"路上扶贫不"掉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