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黨建+”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速看 | 聚焦“黨建+”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官橋鎮實現黨建工作與文旅產業發展的雙促進、雙提升

近年來,官橋鎮圍繞全域旅遊發展,充分發揮黨支部組織引領和黨員模範作用,從產業、扶貧、營銷、創新、人才等方面,深化推進“黨建+文化+旅遊”發展模式,著力實現黨建工作與文旅產業發展的雙促進、雙提升。

聚焦“黨建+產業”,構建發展新格局。該鎮以“支部引領、頭雁領飛”工程為抓手,突出“一村一品”,著力打造小河村千畝油菜花基地、魏樓村銀杏觀光園等六處生態農業旅遊區,開發了孟嘗君牌銀杏系列、大山牌菜籽油等特色旅遊產品,構建了“可遊、可賞、可玩、可購”的鄉村文化旅遊新體驗。同時,推進“黨支部建在產業上”制度模式,依託魏樓銀杏園成立了銀杏產業發展協會和銀杏合作社黨支部,依託生態景觀建設成立了宇泰環藝公司黨支部,在產業一線,通過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引領,帶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聚焦“黨建+扶貧”,激活發展新動力。該鎮以產業化發展為方向,以扶貧扶志為目標,基層黨組織切實擔當起推動脫貧攻堅落地生效的“主心骨”。特別在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旅遊區建設等方面,黨支部主動扛起扶貧責任,鼓勵引導貧困戶參與特色種植,實現脫貧致富。如蘇坦村黨支部,吸收第一書記專項扶貧資金10.5萬元用於發展揚森農村項目進行入資收益分紅,安置就業貧困戶8人;銀杏合作社黨支部以園林租賃的方式吸納專項扶貧資金24萬元注入,讓貧困戶既獲得了穩定項目收益,又通過安置就業增加了收入。在公共設施維護等方面,黨支部結合貧困戶身體狀況落實就業幫扶措施,提供扶貧公益崗位26個,每人每月可獲得300元務工補助。目前,全鎮14個產業扶貧項目穩定運行,逐步實現了“精準扶貧,內在造血”的目標。

聚焦“黨建+創新”,勾畫發展新藍圖。該鎮緊扣全域旅遊的現實需要和新時代的旅遊需求,突出黨建引領,探索文化旅遊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挖掘抗戰革命資源,建成前官莊紅色文化紀念館,復原三聖閣藥鋪作為聯絡站開展地下革命工作的場景,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挖掘仲虺“厚德”思想、民本理念,建成西王莊仲虺政德廣場,形成集黨性教育、文化傳承、生態文明於一體的政德教育基地;結合美麗鄉村和古薛河旅遊項目,建成東公橋村公孫弘文化廣場,弘揚了好學精神和孝善文化。同時,薛河流域大遺址公園保護規劃、孟嘗君禮賢園規劃設計方案等已基本完成,文化旅遊產業正成為鎮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聚集“黨建+營銷”,擦亮發展新名片。不斷加大文化旅遊宣傳推介,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官橋鎮歷史文化旅遊節暨油菜花節、銀杏音樂節、香椿採摘節,每年累計接待各地遊客達10萬餘人次。2019年,千畝油菜花生態基地進入央視新聞直播間,魏樓村銀杏園登上山東衛視晚間新聞,漢唐風格立面特色改造榮登學習強國平臺。大韓東周墓地考古搶救性發掘工程,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候選名單。整合優秀文化、景觀景點、導遊路線等,推出了以“攬薛河勝景,品古薛丰韻”為主題的文化旅遊融媒體宣傳,邀請省市旅行社開展了“官橋一日遊”踩線活動;邀請攝影愛好者開展了“文化古薛·印象官橋”攝影大賽;“薛河拾遺”(薛河溼地)、“北辛溯源”(北辛遺址公園)、“薛國懷古”(薛國故城)入圍參選滕州“新八景”。官橋鎮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特色文化建設示範鎮、山東省旅遊強鄉鎮。

聚焦“黨建+人才”,培養髮展新隊伍。緊扣時代發展與文旅產業融合的實際需要,積極做好與高層次文化旅遊發展專家學者的溝通聯繫,與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楊林主任、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院賀林院長、展覽陳列設計專家劉樹信教授、蔡寧教授等長期保持聯繫。做好優秀人才吸引與容納,邀請李魯滕、馬士生等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專家學者,指導推動官橋歷史文化保護與旅遊產業開發。加強鎮級專業人員培養與培訓,邀請官橋文化站原站長孫井泉定期舉辦歷史文化知識講座,邀請中國書協會員倪萍義參與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指導與策劃,結合遺址景區開發建設,從機關年輕幹部中抽調培養一批專兼職的文化解說員,有效助推了官橋歷史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通訊員 魯宜濤 張曉強 黨月 劉媛

速看 | 聚焦“党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滕州日報”或未明確註明出處的信息,版權均屬於本公眾號,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公眾號授權使用信息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微信號:滕州日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微信ID:tengzhouribaoshe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