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由無數的或大或小,或神奇或平淡的事件彙集而成。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演繹著自己不可複製的人生,推動和影響著歷史車輪滾動前行。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今天兩岸關係正逐步破冰,兩岸頻繁交往、溝通加深、經濟聯繫密切、文化交流活躍,達到前所未有的格局。統一勢在必行,既是世界的共識,也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景。但如果80年前,民國的一位才女,沒有早早離世,或許兩岸關係會改寫。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章亞若照片

她叫章亞若,是蔣經國的紅塵知己。現在,她靜靜地躺在廣西桂林市北郊馬鞍山西側白麵山鳳凰嶺下,一座座落於蒼翠的山林中的孤獨墳墓裡。

章亞若,原名章懋李,1913年出生,江西永修縣吳城鎮人,早年就讀於南昌女中,1926年與唐英剛結婚,育有兩子,後因唐英剛離世,章亞若避戰亂而至江西贛州,1939年被聘用為贛南行政公署圖書資料室管理員。因工作負責,才能出眾,章亞若被推薦到青幹班學習,後擔任專員公署的助理秘書。

章亞若在工作中與在贛南擔任行政專員的蔣經國朝夕相處,被蔣經國處事果斷,為人厚道,和藹可親,以及造詣頗深的書法吸引,章亞若對其產生好感,由衷欽佩。當時,蔣經國正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民風,壓力大,經常感到茫然、無助和痛苦!而章亞若的出現,猶如縷縷輕風,在蔣經國的心中吹起漣漪,帶給他初戀般的浪漫感覺。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蔣經國書法

兩人日久生情,愛情使他們不顧一切,悄悄的一起遊覽名勝景點,一起賞月吟詩,一起習書繪畫,沉醉於甜蜜、浪漫的熱戀之中。

但他們的戀愛之事遭到蔣介石極力反對。為此,蔣經國還受到蔣介石的嚴厲斥責。但蔣經國與章亞若的相戀已愛至骨髓,難以割捨。

1941年,章亞若懷孕後,蔣經國將章亞若安排到桂林待生。1942年農曆正月的一天,章亞若在醫院生下雙胞胎男嬰,即"蔣孝嚴"和"蔣孝慈"。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左為蔣孝嚴、右為蔣孝慈

1942年8月,章亞若因病住進醫院,在治療當中被人注射毒針身亡,醫院的死亡通知單上寫著"血中毒"三個字。

章亞若的死太突然,太意外,蔣經國不敢追查,只是派人去桂林處理後事,把章亞若安葬在桂林東郊,現七星區白麵山鳳凰嶺上。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章亞若之墓

有人說,章亞若的死是政治博弈的結果;也有人說,因章亞若以蔣太太自居而傲,激起蔣介石的不滿和憤怒造成。

不管怎樣,蔣經國對章亞若的死充滿內疚。他對章亞若的思念,直到離世的剎那,仍念念不忘!

1988年1月13日,78歲的蔣經國病危,臨終前突然清醒,斷斷續續說出:"亞若..... 亞若..... 亞若......"的聲音,然後才撒手人寰。

1989年,蔣孝嚴、蔣孝慈孿生兄弟倆託找到母親章亞若的墳墓祭拜,後出資委託朋友在墳墓前南北兩側各修建一個涼亭來悼念母親。

民國一代才女,不幸早早離世,否則兩岸關係可能會改寫

章亞若坐落於山嶺之中

蔣孝嚴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慈曾任東吳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於1996年病逝。如果他們的母親,那個民國時代的才女不是這麼早早離世,也許臺灣政局的歷史會是另一種模式,兩岸關係也可能因此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