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編輯:用刻刀少用銼刀


新聞編輯:用刻刀少用銼刀


在編輯新聞稿件時宜多用刻刀,少用銼刀

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把長文刪短,讓虛寫取代細節,體現作者個性的字句統統不要。為什麼這麼做?一是報紙版面不多,自然要截長為短。二是為了放心。把尖銳的觀點磨成正確的廢話,拿不準的數字、地點、日期改為籠統的說法,避免讓人挑出毛病。


木匠手裡有一把銼刀,有時木器傢俱就專要那種平整、圓潤感,這銼刀的作用是專門打掉突出的稜角。


刻圖章用的是刻刀,一方圖章,不管質地是木、骨、石,操刀在手,對準截面,不消片刻,你要的字就出來了,篆隸行楷均可滿足,陰文陽文都能體現。刻刀的作用是在平面之上凸現出稜角稜線來。


做編輯的,手裡也是握著兩把刀,一把是銼刀,一把是刻刀,根據不同需要打磨加工文章。現在的新聞編輯,大部分人用的是銼刀。只是銼刀用得多了,文章倒是四平八穩了,能夠打動讀者的地方卻少了。文似看山不喜平,事實上,能夠給受眾造成衝擊的恰恰是那些被七銼八銼磨掉的稜稜角角。


有一篇言論,在講到汽車造成環境汙染時,說“監測分析表明,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市區,機動車排放的廢氣已經成為第一大汙染源。據國家環保總局的預測說,2005年我國機動車尾氣排放在城市大氣汙染中的分擔率達79%左右。”可是,稿子編過之後,後一句話被刪掉了。當初讀原稿時,恰恰對這句話中的數據印象最深。因為人們總在說汽車尾氣對大氣汙染如何如何嚴重,到底有多嚴重?這一個79%多麼有力!再問編輯,他講的正是上面談到的那些“銼刀之理”。寧可再費力核實,也不能刪掉這個“79%”。


稜角的作用是刺激感觀,加強記憶。一塊平木板沒有印象,在上面開槽加稜,就印象很深。為什麼“文似看山不喜平,因為山有稜。遙望遠山,起起伏伏,有一條稜線,如果這山是一條直線一個平面,還有什麼看頭?文章中的稜,在敘述時是形象和具體的細節,在說理時是有個性的思想和語言,在抒情時是特別的體驗,如果把這些都銼平,就是空泛的應景文字,沒人看,看後也沒印象。我們平常說,某人講得有鼻子有眼,那鼻子和眼就是細節,就是稜。法院取證,最重視這些“稜”,可信。新聞是以敘述為主的文體,就要注重形象和細節。一張報紙,現在稱為“平面媒體”,這平平的紙,印上平整的字,怎麼就要感動人?就要讓人記得住?全靠會平地起稜,有稜有角,有色有形。

當記者的要捕捉形象,提煉思想,創造個性,會起稜。當編輯的,要少用銼刀,多用刻刀,保留並強化記者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稜角。


當然,多用刻刀,要求高,有風險,所以你必須準確。這就需要加強多方面的修養和訓練。藝高人膽大,功到自然成像庖丁解牛那樣,或刻或剔,遊刃有餘,這才是編文章的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