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用刻刀少用锉刀


新闻编辑:用刻刀少用锉刀


在编辑新闻稿件时宜多用刻刀,少用锉刀

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把长文删短,让虚写取代细节,体现作者个性的字句统统不要。为什么这么做?一是报纸版面不多,自然要截长为短。二是为了放心。把尖锐的观点磨成正确的废话,拿不准的数字、地点、日期改为笼统的说法,避免让人挑出毛病。


木匠手里有一把锉刀,有时木器家具就专要那种平整、圆润感,这锉刀的作用是专门打掉突出的棱角。


刻图章用的是刻刀,一方图章,不管质地是木、骨、石,操刀在手,对准截面,不消片刻,你要的字就出来了,篆隶行楷均可满足,阴文阳文都能体现。刻刀的作用是在平面之上凸现出棱角棱线来。


做编辑的,手里也是握着两把刀,一把是锉刀,一把是刻刀,根据不同需要打磨加工文章。现在的新闻编辑,大部分人用的是锉刀。只是锉刀用得多了,文章倒是四平八稳了,能够打动读者的地方却少了。文似看山不喜平,事实上,能够给受众造成冲击的恰恰是那些被七锉八锉磨掉的棱棱角角。


有一篇言论,在讲到汽车造成环境污染时,说“监测分析表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已经成为第一大污染源。据国家环保总局的预测说,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达79%左右。”可是,稿子编过之后,后一句话被删掉了。当初读原稿时,恰恰对这句话中的数据印象最深。因为人们总在说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如何如何严重,到底有多严重?这一个79%多么有力!再问编辑,他讲的正是上面谈到的那些“锉刀之理”。宁可再费力核实,也不能删掉这个“79%”。


棱角的作用是刺激感观,加强记忆。一块平木板没有印象,在上面开槽加棱,就印象很深。为什么“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山有棱。遥望远山,起起伏伏,有一条棱线,如果这山是一条直线一个平面,还有什么看头?文章中的棱,在叙述时是形象和具体的细节,在说理时是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在抒情时是特别的体验,如果把这些都锉平,就是空泛的应景文字,没人看,看后也没印象。我们平常说,某人讲得有鼻子有眼,那鼻子和眼就是细节,就是棱。法院取证,最重视这些“棱”,可信。新闻是以叙述为主的文体,就要注重形象和细节。一张报纸,现在称为“平面媒体”,这平平的纸,印上平整的字,怎么就要感动人?就要让人记得住?全靠会平地起棱,有棱有角,有色有形。

当记者的要捕捉形象,提炼思想,创造个性,会起棱。当编辑的,要少用锉刀,多用刻刀,保留并强化记者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棱角。


当然,多用刻刀,要求高,有风险,所以你必须准确。这就需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和训练。艺高人胆大,功到自然成像庖丁解牛那样,或刻或剔,游刃有余,这才是编文章的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