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英国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尽管这句话后来被人发现是用来讽刺当时的科学院院长罗伯特·胡克。但是不可否认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人类的知识是依靠前人不断积累而得来的。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人类的知识能够流传千百万年,最大的功臣是文字。只有文字的出现,我们才能把抽象的概念传递上千年。在这方面语言是做不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俄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罗曼诺维奇·卢里亚曾经与一位不识字的乌兹别克斯坦农夫交谈。在交谈中这位学者问道:“在遥远的北方下着雪,当地的熊都是白色的。新地岛位于遥远的北方并总是下雪,所以那里的熊是什么颜色的。”

这位不识字的农夫回答道:“有白色的,也有黄色的。”卢里亚再次重复了一边之前的话,然后问道:“熊是什么颜色的?”这位农夫再次答道:“我不知道,我见过黑色的熊,可我没见过其他颜色的,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动物,如果那的熊是白的,那就是白的,如果是黄的,那就是黄的。”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学者:“那新地岛的熊是什么颜色?”

乌兹别克农民:“我们只聊我们见过的东西,不聊没见过的。”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思维习惯。相比文字,语言更擅长描述具体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东西。而文字则更擅长解释抽象概念,比如什么是市场经济。一个对于经济学没有了解的人,很难理解市场是如何通过自发的调解行为,来实现供需平衡的。

这种无法用五官感知到的事物,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逐渐在大脑中形成概念,进而不断传递下去。而较少读书的人,因为无法理解这种抽象的概念。所以更容易相信那些直观经验,进而注重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所以只有多读书,才会让我们的双眼不被眼前利益吸引,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吓倒。

书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工具书、小说等等。这些书都凝聚了很多前人通过观察得来的精华,在这些书中,有一类书对我们的提升非常巨大。这类书就是家书。

比如《曾国藩家书》中,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的真知良言。家书之所以意义巨大,是因为这类书的最初目标并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仅仅为了向家人晚辈解释自己的经验,劝诫他们的行为。

除了《曾国藩家书》以外,还有很多流传至今的著名家书。比如《傅雷家书》、《颜氏家训》等等。这些家书的作者都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他们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同时还特别善于观察总结,多读他们的家书。产生的效果就像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家书,是美国著名财团创始人J.P.摩根写给自己小儿子的信件合集。J.P摩根是华尔街背后真正的大佬,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的他。凭借咖啡生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创立了摩根财团。

我们有句老话讲:“富不过三代”,然而摩根财团自从成立之后,作为美国目前影响力最大的财团之一,已经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J.P.摩根作为这个财团的创始人,他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家书的形式传授给自己的儿子。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就像前面提到的,只有阅读才能拓宽我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读《摩根家书》,可以让我们见识到自己未曾见过的有趣经历,让我们的思想受到启迪。

关于读书

人类最早用来传承知识的工具是语言,但是口口相传容易出现讹传。在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文字与书籍出现了。关于读书,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表达了去这件事的重视。比如在《苏诗文集》中这样记载到,“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老摩根作为摩根财团的创始人和掌门人,同样重视读书。他曾多次在《摩根家书》中劝诫自己的儿子多读书,老摩根这样说道:“读书就要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你要多读书、读好书。”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老摩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书中记录了很多前人好或不好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解决日常问题。

很多人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读书不多,但是在事业上照样获得不错的成就,于是他们就此认为读书多并不一定就过得比别人好。实际上他们只看到了别人读书少,这些人读书少可能是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但是当条件允许之后,他们同样会大量读书。

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前期的事业发展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规律,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详细的理论依据和答案。为了让自己接下来的事业和生活更加顺利,他们自然而然的会通过读书来寻求答案。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关于多读书,老摩根还有这样的观点:

“我们只能凭想象来了解他人为了解决问题而如何绞尽脑汁,想实际去体验却近乎不可能,但是书本却能办得到。书本使我们的心胸开阔,促使我们思考本身存在的理由,鼓励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

这也印证了我们开头提到的观点,大脑没办法想象未知的、抽象的概念。多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了解这些生活方式之后,我们会找到自己所期望的那种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而读书少的人,则会局限于五官感受。就像砍柴的人能够想象到的皇帝的生活,仅仅是皇帝用的是金扁担那样。

关于处世

在《摩根家书》的第一篇中,老摩根给初入社会的儿子很多忠告。比如下面这个

一个企业的决策者要雷厉风行、速战速决,但是,要根据情况而定,尚未尝试过的生意,还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研究,基础稳固后才能进行。

自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副业就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之一。这并不能说错,这是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成为了其他人的韭菜。看到开淘宝店赚钱,就一窝蜂地开淘宝店。看到比特币赚钱,就一窝蜂的跟着炒币。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老摩根的这句告诫,与股神巴菲特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中,有一位棒球明星的海报。巴菲特之所以把这位棒球明星的照片摆放在办公室的原因,在于巴菲特是“只打甜蜜区的球”的忠实拥趸。

执行力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但是在开始行动之前,要充分做好调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做到无往不利。对此,老摩根这样对自己的儿子解释。

“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待适当时机的人,成功者也就是将计划思索多次,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后,就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周全的计划的人。”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在我们的古代智慧中,同样有很多类似的观念。比如谋定而后动、未雨绸缪等等。

关于金钱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财富,但是很多人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之后却选择了堕落。于是就有了“进前十万恶之源”这个观点,很多明星和企业家在拥有大量财富之后所爆发出来的丑闻,都为这个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然而想变得更加富有这个观点,并不是我们的“原罪”。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保持贫穷,而是学会如何正确利用金钱来让生活变得更好。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在《摩根家书》中,老摩根在会计找到他报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儿子有几次巨额消费,于是他很担心自己的儿子陷入错误的金钱观念中。他在信中规劝自己的儿子到:“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钱的正确用途,以为充阔佬、出手大方,就能博得其他人的好感。”

从老摩根对自己儿子的担心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告诫自己的儿子,“充阔佬”并不能获得别人真正的友谊与好感。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对此老摩根是这样解释的。

“大家都喜欢和有钱的人交往,这是人之常情(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也许是因为和有钱人交往,可以享受到他们不曾享受过的东西。你的朋友当中,一定不乏这种人吧。对于那些因为你的家境富裕而想成为你的朋友的人,你必须提高警觉。另一方面,有些正直的人,为了避免你怀疑他的居心,而和你保持一点距离,只维持纯粹的友谊,你也千万不要忽略了他们。”

就像老摩根所说的那样,拥有财富并不是错。但是在变得富有之后,我们要学会辨别那些是真正的朋友,哪些只是想利用我们而已。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在谈完朋友之后,老摩根还教导自己的儿子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财富只是工具,它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老摩根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财富观的,他在信中说道。

“财富有时可以看成幸福的代名词,处理得当的话,你将从金钱上获得莫大的快乐:人一生的喜怒哀乐,几乎都围绕着钱财打转。有了钱,你可以享受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但也因为有了钱,周遭的亲朋好友似乎变得别有企图。得失之间,全凭个人的感受来衡量。”

我们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富贵不能淫”,意思是即使变得富有,也不可以骄奢淫逸。老摩根的观点,与我们先贤们的观点不谋而合。

豆瓣评分8.5,从这本家书中,来看华尔街之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

在《摩根家书》中,老摩根把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点记录其中。除了读书、处世以及金钱以外,还包括如何对待家庭、如何对待朋友、如何与别人虚与委蛇等等。在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创造一个财团的人的闪光点。在了解这些想法后,再用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最后用老摩根另一句劝诫自己儿子多学习的话来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人的进步是靠不断地学习,不进则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