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全文1875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我们的爱好和习惯从何而来?为什么“举拳难打笑脸人”?大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孩子?为什么我们会把某些人当成榜样?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模仿别人的行为?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今天的“宅家心理学自学笔记”来解答。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回顾一下之前的相关知识

学习和认知相关,包括1)本能驱动的潜伏学习,2)以兴趣为主导的内部动机驱动的自主学习。

学习还和行为相关,包括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下的的自动化学习,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下激发外部动机的强化学习。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但是条件反射原理并不能告诉我们关于学习的整体情况,那些更高级的动物,比如人类,学习是不一定需要亲身经历的。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我们也可以获得学习体验。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观察学习就是我们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行为被称为模仿(modeling)。

切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1694~1773)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有一半以上的行为正是通过模仿形成的”。

研究发现,猴子、大猩猩、老鼠、鸽子和牛都可以通过相互观察的模仿行为来学习。而人类有更惊人的表现能力,人类的概念、风格、习惯都可以通过模仿来代代相传,这种被代代相传被模仿的要素,在现代被称为“文化基因(memes)”。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我们的语言习得、礼仪、食物、传统、恶习、爱好等等都是通过个体间的相互模仿形成的。

推论出:因为文化基因的存在,后天的环境对人的行为举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换环境确实可以对人的心情、爱好、饮食习惯等产生影响。

心理学原理都有相应的生物学基础,那么观察学习的生物基础是什么呢?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

神经科学家通过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发现人类脑区中存在为观察学习提供神经基础的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位于与大脑运动皮层相邻的额叶区。

运动皮层(motor cortex)大致位于两耳间越过大脑顶部的区域,当刺激一侧的运动皮层时会引起对侧的躯体运动。

位于额叶(frontal lobes)的联合区使我们能够判断、计划和加工新的记忆。

镜像神经元的位置也进一步说明了它对观察学习功能的作用。

因此观察学习是可以塑造儿童发展的。若儿童的父母整日吸烟,长大的孩子只需要抽烟的同伴和一些广告宣传就会点燃香烟;若父母每日读书给儿童听,并且自身爱读书,家中有爱书的分为,那么儿童也会塑造出爱读书的好环境。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镜像神经元不仅能对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对语言和心理活动同样有影响,镜像神经元有助于同理心的发展。我们常说的“举拳难打笑脸人”,就是由于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我们常会与其他人感同身受,当看到其他人温馨的笑脸时,很难表现出沮丧或者愤怒的情绪。

推论:镜像神经元应该也是人类成为群居动物的一个基础,共同的行为习惯使我们能够聚集在一起。但是要注意,周围人的情绪也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使得我们不会拒绝,容易被煽动和利用。所以,多学习心理学原理,至少能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缘由,让我们能保持理性的思维。

根据观察学习的科学原理,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实验。

班杜拉实验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主要代表人之一的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一个学龄前儿童在玩具屋中画画,一位成年人在房间的另一处修理玩具,没多久这个大人连续十分钟敲打和发泄愤怒,对其中一个bobo玩偶玩具又打,连喊带叫。

过一会,这个小孩被带到另一个房间中,房间中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但是实验人员很快就把大部分玩具都收起来“给另外的孩子玩”,只留下零星的几个玩具,其中包括bobo玩偶。

结果会发生什么呢?实验邀请了很多的儿童,实验的变量是有些儿童没看到发泄愤怒的成年人。结果表明,与那些没有观察到成年人示范的儿童相比,那些观察到发泄怒气方法的儿童更有可能猛击这个玩偶。

在这个实验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儿童会极力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使用他们所听到的语言。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一开始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觉得拿儿童去做这种负面情绪的实验稍显不人道。但是后来想想,日常父母的争吵,电视里面的暴力镜头,实则比这种发泄愤怒的行为还是要轻得多。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期望在类似的情境中与别人得到同样的东西时,我们就会把别人当作榜样进行模范。

由此也可以知道,我们会特别喜欢模仿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也喜欢模仿你羡慕的人和一些成功人士。


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

宅家心理学笔记:观察学习

意志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