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在謀略方面的觀點,第二篇

精於說話之道。何時該說話,何時該閉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這是大學問。《易經》亦曰:

“吉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

告訴我們,好好說話有多重要。生活中你不會說話,說不到點子上都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或者無視,長此以往別人就不會再注重你。俗話說禍從口出,危機就出自口舌。

鬼谷子在謀略方面的觀點,第二篇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記住:管好自己的嘴巴,否則要麼被曲解,要麼被好事人利用,最後有口莫辯。

每一句話在說出之前,都必須動腦子想好。這也是一種訓練。

與人交往利益驅動。世人都有慾望,否則社會也不會進步。人與人以及朋友之間,是離開、散夥還是合作、交往,要看雙方利益是否一致。

利益則包括精神、物質、兼而有之三種。與人合作,合作關係要深入和發展下去,必須要靠利益驅動,關鍵是看哪一種。

鬼谷子在謀略方面的觀點,第二篇

所以,合夥人要看有無共同利益,能否共贏。合則聚、不合則散,不能強求。人世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也好,家也好,企業也好,國家也好,都是如此。在商業上,彼此是競爭對手。價格戰、成本戰、促銷戰最終都是兩敗俱傷。

聰明的商人就會合縱或是聯橫,因此現在商場上用得最多的一個熱詞就是“合作”。

鬼谷子在謀略方面的觀點,第二篇

權衡輕重。一切事情都要分清輕重緩急,此為謀劃的根本。分清輕重緩急,才能知道哪些應該著力做,哪些應該少費力氣。哪些要先做,哪些要後做。

在工作中,把事情分為重要的,非重要的,緊急的,非緊急的,以重要性和緊急性兩個維度分類。劃分四個象限。這樣做事情才能有條有理,事半功倍。

靈活變通。變化是謀略的總綱,因為事情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一切謀略也都要隨之變化。現在這個社會,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計劃趕不上變化。

鬼谷子在謀略方面的觀點,第二篇

因循守舊,一成不變,就會僵化。順應時代發展,順勢而為。馬雲、馬化騰這些商業大佬的成功無不是順應了互聯網發展。

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做出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且用錯一著可能滿盤皆輸,所以務必要靈活、慎重。

悟老子做人“道”。 中國文化概括為兩個字,就是“道”和“術”。“道”的最高代表,道家祖師老子必是其中之一,“術”的最高代表,“謀聖”鬼谷子必是其中之一。下面一篇文章我們則要說一說老子的“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