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范進是清朝小說家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的一個虛構的人物,他或許就是明清很多一生熱衷於功名的讀書人的縮影,有人批評范進是一個虛偽,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


今天知常容想換個角度,不站在整個社會發展的角度,站在個人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自我定位的角度去討論一個話題:我們有沒有資格嘲笑范進?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妻子

范進是一個男人,任何一個男人都希望能取到一個貌美如花的老婆,當然有才華更好了。范進的老婆漂亮嗎?

佃戶何美之對范進的老婆有一個評價:

她媳婦兒,是莊南頭胡屠戶的女兒,一雙紅鑲邊的眼睛,一窩子黃頭髮,那時在這裡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著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儒林外史.第四回》

這個模樣,別說是漂亮,和一般都沾不上邊,只與醜有關。

范進是讀書人,讀書人一般有些清高,但是她老岳父是什麼人?

一個屠夫。

大家一說起樊噲往往會帶著一點鄙視,因為樊噲是屠狗之輩。所以幹屠夫這一行越往後,越被人瞧不起,明清時期更甚。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要命的是社會地位低下的胡屠夫還瞧不起范進。

胡屠戶道:"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儒林外史.第三回》

娶這麼醜的老婆,還被岳父嫌棄,你想想平時范進的生活會怎麼樣?

換成現在,早有人將自己的經歷曬到網上述苦了,同時選擇離婚了。

范進沒有,范進始終對老岳父保持尊敬,書中用了"唯唯連聲"來形容。有人說范進也太軟弱了。

這不是范進的軟弱,而是范進壓根就沒有將心思花在這上面,他根本沒有在意他岳父的態度。 如果在意,換成任何一個人怎麼可能受得二三十年這種態度。

他老婆有沒有仗著岳父這種態度對范進指指點點?根本沒有,動不動就對范進又打又罵的屠夫生出的女兒居然對范進的母親很孝順,婆媳關係也很融洽。仔細想想,你不覺得這一點范進很不簡單嗎?

現在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俗話說最難纏的就是婆媳關係,這一點對范進來說一點也不難纏。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窮是范進給人的最大印象。

范進自己窮到什麼程度?他見考官周進時的打扮就一清二楚了。

那穿麻布的童生上來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爛了,在號裡又扯破了幾塊——《儒林外史.第三回》

這衣服稱為乞丐服不為過吧。

他家中也窮到極限。

到出榜那日,家裡沒有早飯米,母親吩咐范進道:"我有一隻生蛋的母雞,你快拿到集上賣了,買幾升米來煮餐粥吃。我已是餓的兩眼都看不見了!"——《儒林外史.第三回》

那問題來了,如果你家到這麼窮的地步,已經吃不上飯了,你是不是還有心讀書?

你還能靜得下心來讀書嗎?

你還能讀得進書嗎?

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范進好多了,那麼請問你能靜下心來讀書嗎?

這一點,范進輕鬆可以做到,我們能嗎?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家庭

范進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讀書考功名,有些人說范進很傻,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他考中之時已經54歲,一直考了二十多次。如果你現在54歲,你還有勇氣堅持下來嗎?估計很少有這樣的人。

就算堅持下來,家人或許將你當作是一個怪物一樣看待,他們會提出反對意見,這是人知常情。

比如蘇秦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出師之後,周遊列國,結果大困而歸。回到家中,受到老婆,兄弟等家人的嘲諷。

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記·蘇秦列傳》

再比如漢代的朱買臣,他老婆就是受不了他的窮跑了。

朱買臣對他老婆說,你再等幾年,等幾年後我就能發達了。結果他老婆回了一句狠話。

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史記·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上》

范進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書中沒有交待,但是看書婆媳與范進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們對范進是支持和認可的。一件事情堅持幾十年,不能給家裡帶來任何收入,而且還要讓家裡的所有人都支持你。

你覺得你做得到嗎?

范進做到了。

才華

范進有才嗎?絕對有,為什麼中不了?

因為他的文章考官看不懂。包括周進。周進第一次拿起范進的文章只是覺得有些意思,卻不是眼前一亮,直到看了三篇,周進才給出結論。

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儒林外史.第三回》

但是考官哪有時間看三遍,所以不是范進不行,而是他如蒙塵之珠,無人發覺而已。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結語:

有些人看到范進中舉之後,那種瘋樣子。

一腳踹在池塘裡,爬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儒林外史.第三回》

感覺很諷刺,也很搞笑。

如果你有一件事情堅持了幾十年,終於成功了,你會什麼感覺?或許比范進更厲害也不一定。因為那是幾十年的壓抑,終究釋放了。這是范進的真性情顯露。

當然有人可能掩蓋的更好一些,比如淝水之戰東晉方面的總策劃謝安。

他和人下棋假裝鎮定,當得知獲勝的消息,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小輩終於贏了。但他的行為出賣了他。

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晉書·列傳·第四十九章》

屐齒折了都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的身份受限,那麼他或許也可能像范進一樣。

人到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發現我們沒有資格嘲笑他!




網絡搜索公眾號《四川教育資訊》加關注,分享教育觀點,傳播教育理念,發佈教育信息,規劃教育人生,免費教你填報高考志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