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王熙風,放在現代社會的一個公司裡,何種崗位會人盡其才?

縈旭


序言

金陵城內,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大小姐王熙鳳,自幼嬌生慣養,專揚跋扈,目空一切。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的緣故吧,所以老王家一直把熙鳳姑娘當成男孩子來養活。人送外號假小子。


其實一個女孩子,如果性格過於外向,人又霸氣,無論說話還是辦事,整天風風火火的,那就是她成長過程中的一大硬傷啦。同時也為她今後立足於社會,落下了有別於其它女孩子的痕跡,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王熙鳳。

大觀園上上下下共有五百多人,一個堂堂有名的總管大人王熙鳳,倘若她還活在當下,依她的心智和管理水平,您覺得她在當今職場上給她一個什麼職務比較合適呢?這個問題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管她從事哪一個行業,也無論她擔任什麼職務,一句話三個字,沒問題。


【一】從王熙鳳的脾氣和秉性來看,壓力越大,她的挑戰慾望就越高。委曲求全,就是為了蓄勢待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是她的個性使然。同時,也是她在職場上的終極標靶。 熙鳳姑娘,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她無利不起早。我們首先拋開她的背景和身份,就以她大字不識幾個,貌似瘋瘋癲癲假小子的形象去求職,我想充其量也就是混個文員吧。而且她應該感到萬幸的是,沒有讓她去前臺負責接待,就已經是她老王家的祖墳,冒了青煙啦 。

在王熙鳳的眼裡,文員就文員。這算個毛線。她本人做事的原則就是"瑕不掩瑜",是金子在哪裡都可以發光。老孃我有條件可以上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位。看來,她是把文員這份工作當成了對她能力的一次挑戰。認清了形勢,端正心態,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接下來的就是如何創造條件,突出表現自己,儘快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是我王熙鳳出人頭地的序曲和前奏。


於是,從第一天上班開始,她就用心去觀察,誰是領導,誰在領導的心目中佔有一定門位置,同事都喜歡什麼,又最討厭什麼,然後都一一的記在了心裡。所謂知己知彼,這就為她以後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該跟誰在一起,不應該跟誰在一起;怎樣才能與大家和平共處,都一目瞭然的擺在了她的面前。

在王熙鳳的內心世界裡,她從來就沒把自己當做一個文員。而且她也絕對不會屈尊於一個文員。這叫志向,還是野心?對於熙鳳姑娘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每一個將軍的成長都是從士兵開始的。雖然兩者之間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劉邦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我一定能取而代之。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任何一個人,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你想在職場上,順風順水。就必須以王熙鳳為楷模,要有心,要用心,時刻記住你是一個什麼人,你的位置在哪裡,來到這裡幹什麼。

總而言之,這一切都是為你自己今後提薪晉職而應該做的必修課。事實上,只要你做到了,又何愁在職場上一展身手呢?



【二】 從王熙鳳的為人處事和作止做派上來看,如果她是一名中層管理人員,恭喜你終於知道"壞"字該怎麼寫了。

中層幹部承上啟下,最難的就是要經常做歹人,甚至是壞人。你說我就是不想得罪人,那就麻煩了。從此弊病就來了,它會給企業的正常運營帶來一定的隱患和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 可這些對王熙鳳而言連個屁都算不上。依她的伶牙俐齒,心狠手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她會讓你從中真正品嚐到"女人不狠地位不穩″是什麼滋味。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你又可以在她身上學到怎樣去和領導講話,怎樣和同事們去交淡,以及如何為自己設置底線。 王熙鳳是一個大家閨秀,要人脈有人脈,要背景有背景。由於從小就受環境的影響,耳燻目染,巧舌如簧。平衡上下左右關係,對於她來說,就是小菜一碟。王大小姐想要在職場上玩玩,於情於理誰都要給個彩頭。

說實話,職場上的規則就是一個人的職務高低,不僅僅取決於他的資歷、能力、文憑,甚至還包括人格、品行。當然這裡可能還有其它的隱性條件和不為人知的規定。但是在王熙鳳看來,這些又能算得了什麼呢?作為一個職場上的中層管理人員,如何把自己的本領發揮到極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才是道理。

以往欺上瞞下,投其所好,搬弄是非的小伎倆,隨著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在網絡和傳媒廣泛應用的今天,這些偷雞摸狗的小動作,早就成為小兒科了。 熙鳳姑娘,如果做為一個部門的經理,她要想猶魚得水,其中的秘笈又是什麼呢?

(一)要充分利用親密無間的人際關係。 這是她疏通上級和下級之間落差的殺手鐧。是她協調科室與科室之間的敲門磚。是她平衡同事和同事之間,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安眠藥。

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你可以沒有能力去調節,但是你千萬不能推波助瀾,火上澆油。該你說的,可以說。不該你說的,千萬不能說。甚至在特定的環境下,該你說的都不要說。這就是熙鳳姑娘的為人之道。


(二)壞就要有壞得有膽識,要有深度、有濃度。 糾正別人的錯誤,殺一儆百,處罰肯定是免不了得。這就是我們俗話說得罪人。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你不處罰他,他又怎麼可能把你放在心裡呢?

這就是非常現實和顯然的道理。可遺撼的是在企業管理中敢於、善於當壞人的人太少了,濫竽充數的爛好人又太多了。這就是我們管理層次上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在這一點上,應該向熙鳳姑娘學習。因為她從來就沒把你放在眼裡,所以她也從來就不怕得罪你。


(三)笑在臉上,恨在心裡,說穿了就是要給口蜜腹劍找塊能遮羞的布而己。 好馬在腿上,好人在嘴上。如果你讓我說王熙鳳她好在哪裡,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她好就好在這張嘴上了。見人能說人話,見鬼能說鬼話,多麼嫻熟的應變能力。多麼醇厚的臉皮,上知下派,左右逢源,既不能得罪領導,又不能傷害同事,靠得就是這張嘴。你說她想在職場上打拼又豈有不行之理。

記得有一年春節晚會,郭冬臨和牛麗曾經演過一部小品《一句話的事兒》當時我還在想,沒有請我們王熙鳳同志去客串,實在是太可惜了。難道說還有人比她體會的更深嗎,難道說還有人的演技比她更更嫻熟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可想而知一個把人生演義的如此惟妙惟肖,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她會多麼犀利多麼恐怖呀,更何況一個小小職場,絕對不在話下。


【三】從王熙鳳的心智和魄力上來看, 如果她做了公司的老闆又會怎麼樣呢?

王熙鳳,她能把一個四五百人的大觀園管理的井井有條,有聲有色,那麼作為一個公司的經理或者法人以她的手段,絕對綽綽有餘。因此,凡是和她打過交道的人,沒有一個不被她的魄力所折服。

還記得在《增廣賢文》中有句至理名言嗎: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

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在講析這幾句話時曾經說過:

……這幾句話,它只能適用於封建時代,客觀的反映了我們的祖先為人處世都透著智慧,在當今看來,只能說有借鑑意義,而沒有現實意義。

可是在王熙鳳的眼裡, 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壞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就像一根彈簧,你軟他就強。你讓一步,他就會進一步,你以為這是“愛”的表現,在他眼裡就是理所應當的。這是他的絕對權利。假如說你起義了,他就會認為這是在刁難他,故意和他過不去。置它於死地而後快。

由此可見,多少做父母的是被自己的孩子所拖累,又有多少父母是因為自己的孩子而栽了跟頭,至今抬不起頭來。怪誰呢?

一個企業就如同是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心裡可能會有父母,他也可能會考慮到父母的感受,但是一個企業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心裡是不是都裝著自己的老闆,他會不會推己由人去換位思考一下,做領導的難處和感受呢?即使做不到這一點也沒有關係,但是,如果你不僅如此,還要想方設法人為的製造矛盾,針鋒相對,寸土必爭。處處做對,你又該如何呢?

此時此刻,你是不是又想起殺伐果斷,笑裡藏刀的王熙鳳呢? 熙鳳姐的形象深刻的告訴了我們,當領導的人,你可以沒有“鐵石心腸”,也可以沒有強硬的手段,但是你不能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你想過沒有,這黃泥掉到了褲襠裡,不是屎來也看成了屎。在某些人眼裡你己經早就是個壞人啦。

現實的問題是,既使你是非明確,但卻不能代表你旗幟鮮明。如果說員工為了一己之利,過分強調自己的利益和權利,難道說遷就、退讓,好言相勸,委屈求全乃至答應了人家的所有要求就合理合法了嗎?特別是有些員工,明明知道自己經違犯了制度,卻依然強詞奪理的為自己去開脫。這就說明了大家缺乏一種敬畏感,敬畏的是什麼呢?是制度。制度是人來定的,敬畏就要向王熙鳳一樣敢做敢為,敢於管理,敢於做歹人的人。王熙鳳你就是我們可以敬畏的人 。


【四】王熙鳳的個性,決定了她一生都要去爭強好勝。她存在我們周圍的最大價值就在於諄諄的教導了我們什麼叫出人頭地。

熙鳳姐是一個絕對不能甘於寂寞的人。如果說她活在當下,我覺得無論你給她什麼工作,或者是什麼職務,對於她來說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最重要的是她需要一個環境、一種氛圍、一個令他充分表演的舞臺。這才是他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方寸之間,也許她就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不用掩飾,熙鳳姑娘就是一個嘴甜心苦,兩面三刀,明裡是一盆火,暗裡一把刀的人。依她的貪婪、狠毒和管理手段,再加上不計後果的嚴刑唆法,做為一個家族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的領軍人你說有問題嗎?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當 一個企業的轉型和變革來臨的時候,就象改朝換代一樣,它要求每一個掌門人必須做到挽狂瀾於既倒。勇於擔當,衝陷在前。你說此時此刻的王熙鳳又該做如何打算呢?

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其實曹雪芹早已經將答案交給了我們。當賈府日落西山之時,我們的熙鳳同志,她早己料到孤帆遠影,人去樓空的這一天。大難當頭,與其大義凜然,不如寧可視而不見,甚至貪贓枉法,以權謀私。一句話能撈一點兒算一點兒吧。也許這總比打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旗號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更隱晦一些吧。

我也不否認,還有一種可能,即使王熙鳳她活在當下,由於自身的學識,見識、人品修養決定了她註定是一個時代的怪人。不要說找工作,她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一個問題。還談這麼風生水起。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為了。


我也常想,如果我們把鳳姐置身於考場之中,那你很快就會發現熙鳳姑娘在完成這份人生答卷之際,總是顧此失彼,由於她過分的關注了附加題,卻在基礎分數上卻摔了一個嘴啃泥。 當她從地上爬起來的時候,終於明白了,我堂堂一個賈府的大兒媳婦,最重要的不是才幹,也不是掌握生殺大權,很簡單就是生兒子。唉,多麼痛的領悟,可遺憾的明白的太晚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