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在白居易的眼中,所有植物中最難畫的是竹。

他認為以前所有畫家筆下的竹都畫得不像,直到50歲到了杭州後,才遇見一位畫竹很厲害的人物——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以竹為創作母題的職業畫家——蕭悅。但這位蕭悅畫竹的技法與風格到底如何,我們只能從白詩以及同時期留存的一些圖像中作番揣測。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題圖:唐章懷太子李賢墓葬壁畫局部

壹 白居易與蕭悅

白居易到杭州是在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兩年前,大唐公司的老董事長唐憲宗為宦官所殺,唐穆宗即位後,將白居易從重慶忠縣召回。在江湖中流放了一段日子的白居易,對於廟堂之內的明爭暗鬥有些不適應,於是又主動要求外派。

他被任命為杭州刺史是在長慶二年年七月,到任時間為十月,此後824年五月被任命為左庶子分司東都,於是在當年秋從杭州到了洛陽。

梳理清白居易的這段人生履歷,目的是要說明:他與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以畫竹享有盛名蕭悅相遇的具體時間,這段時間應是在公元822年年底至824年年中。

對於蕭悅,與白居易同時代的畫史作者朱景玄,將其歸於“能品下”的二十六人中。朱景玄在所著的《唐朝名畫錄》中,把唐朝的畫家們分為神、秒、能、逸四品,可見他認為蕭悅的畫技並不是很高明。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蕭悅是所有唐代畫家中唯一以“竹”為創作母題的畫家。

在朱氏的記載中,唐朝能畫竹的畫家不少,但他們都沒有將“竹”作為單獨描繪的題材,而是與其他植物、禽鳥、花卉們混搭,竹在這些畫作中往往只作背景。比如漢王李元昌善畫“竹雞”,韓幹曾畫“花竹”、薛稷畫過“鶴竹”、韋偃畫過“竹木”、邊鸞畫過“雀竹”。

另一位比白居易晚一代的張彥遠,在他所撰的《歷代名畫記》中,所記載的唐代畫竹的畫家以及有關題材內容更少。有關蕭悅一條僅記載為十個字:蕭悅,協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插圖:《墨竹》元代 李衎 立軸 水墨紙本

蕭悅在唐朝所任的協律郎,是太常寺的一名小官吏。太常寺主抓禮樂、郊廟、社稷之事。協律郎為正八品上的官職,主要工作職責是在祭祀和節慶儀式中組織演奏樂曲。

看來這位蕭悅不僅善畫竹,也應像李龜年、王維那樣精通音律。

但有關這位八品上小官的生平,在所有畫史中記載的信息也只限於上述這些信息。

好在白居易在杭州期間還留下了一首《畫竹歌》【注1】,為我們彌補了一些有關蕭悅的情況。

據白詩的描述,當時蕭悅所畫竹子就像賣甘蔗那樣論“根”賣,有人求他一年都還求不到一根。而蕭悅見到白居易後,兩人惺惺相惜,很是投機,竟然一口氣為他畫了十五根竹子。白居易當然也投桃報李,給蕭悅寫了這首《畫竹歌》,用了166個字。

白詩和蕭竹,在當時應該都不便宜。而且白居易還說,當時蕭悅已經很老了,他頭髮全白,作畫時手顫眼昏,並且對他表示,為其所畫這十五根竹是他的絕筆之作。

遺憾的是如今我們無法看見蕭悅的畫作,只能從白詩中體會下其內容和風格。

白居易在詩作中先指出了當時世人畫竹的通病:容易將竹身畫得臃腫,竹稍死垂而無生氣。但蕭悅畫的竹,竦峙挺拔,生機勃發。蕭悅送給白居易畫中的竹,生長在野塘的坡岸邊,在畫幅兩側各分佈七、八株,這兩叢竹讓白居易聯想到了天竺寺,或者在湘妃廟裡曾經見過的景色,可見蕭悅的竹不僅做到了形態逼真,而且整體畫面充滿了畫外的意趣。

白居易提到的天竺寺,是指杭州天竺上的寺廟,分為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三座寺廟通稱天竺寺,均為古代名剎。白居易曾在其中一座寺廟南院題詩【注2】,其中“地是佛國土,人非俗交親”這以句最為膾炙人口。就在這首《題天竺南院贈閒元旻清四上人》中,白居易也描寫過寺廟籠罩在雨後竹林中的情景:竹寺過微雨,石徑無纖塵。

湘妃廟位於洞庭君山東側,其中供奉著湘妃——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舜登帝位後三十九年南遊時,崩於蒼梧之野,二妃聞訊,追至洞庭君山,撫竹痛哭,淚灑竹林,竹節上留下了斑斑淚痕,因此有了“湘妃竹”。

白居易用天竺寺和湘妃廟來比喻蕭悅所繪之竹的品質高潔,而且也描繪了蕭悅畫竹的技法,他說蕭悅的竹“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從中我們多少可以體會到此後蘇軾、文同等北宋文人畫家們所制定的墨竹規範,注重筆法和氣韻,強調神似,胸有成竹等等理論雛形。

貳 蕭悅畫竹可參照的影像

從白居易詩作中,可知在中唐時期畫竹已經開始流行,並被公眾認可。但蕭悅所畫之竹,是墨竹呢還是雙鉤設色的花竹?依然無法判定。

在上一篇文章中,向大家列舉了王維、李思訓、李昭道等盛唐時期畫家們所一些流傳下來的畫跡,發現其中有關竹的描繪幾乎沒有。

那麼在出土的唐代墓葬石刻與壁畫中,有沒有一些可以佐證唐人對竹的看法呢?

在目前已發掘的兩千多座唐代墓葬中,規模最為宏大的應是懿德太子李重潤墓。李重潤為唐中宗長子,高宗與武則天的孫子,被武則天於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處死。中宗即位後,追封為懿德太子。

該墓成於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位於唐高宗和武則天乾陵東南,屬於乾陵陪葬墓之一,墓內遺存有規模宏大、佈局嚴謹的壁畫40多組。其中題材有界畫山水、花鳥、獸禽以及大量表現太子、宮女、內侍等生活的作品。懿德太子墓於1971年7月開始發掘,在發掘清理完成後將墓室中的壁畫揭取,異地保存於西安陝西曆史博物館。

距離李重潤墓東北2公里左右,同時也發掘有章懷太子李賢的墓。章懷太子李賢,是高宗與武則天第二子,神龍二年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景雲二年(711)又追封為章懷太子。因其生前地位不高,因此規模也比李重潤墓要小。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懿德太子李重潤墓葬壁畫《執扇宮女圖》

以上這幅《執扇宮女圖》就來自於懿德太子李重潤墓,作者為初唐末至盛唐時期的楊訾、楊瑾父子,圖中所繪人物端莊秀美、設色絢爛,線條圓潤凝重。雖然其中的植物並非竹,但從中可一窺初唐至盛唐時期人物、花鳥畫的水準。

另一幅來自李賢墓中的《觀鳥撲蟬圖》,更可以看到唐人在花鳥畫方面的高超技藝。這幅圖也讓我們聯想到畫史中提到的一類題材——“蟬雀”,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過一位南朝畫家顧景秀,他正是這類題材的創始者。則以畫蟬雀著名於世,在扇上畫蟬雀這一題材由他與當時顧寶光等人共同開創。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李賢墓中的《觀鳥撲蟬圖》局部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章懷太子李賢墓墓道東壁狩獵圖(資料圖)

從以上幾幅墓室壁畫中可以看出,盛唐時期畫家對樹木的處理,多為為雙鉤設色,色彩豔麗華美,線條剛勁,且也注重用線條表現樹枝本身的結構與質感。

另一方面,從目前流傳於海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等資料圖像中,也幾乎看不見有唐朝人有關竹的形象。比如以下這幅《騎馬人物圖》,出自莫高窟藏經洞,二十世紀初為法國人伯希和掠走後收藏於(法)吉美國立東方美術館。

這幅《騎馬人物圖》中所塑造的人物、馬等形象,其造型準確得令人吃驚,用筆自然流暢。似中原北方唐墓壁畫風格,應為盛唐之作。圖中對樹幹的描繪,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用水墨大面積塑造樹幹的技法。而在對樹葉的處理上,依然是精細的勾勒填色。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敦煌藏經洞《騎馬人物圖》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敦煌藏經洞《騎馬人物圖》細部1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敦煌藏經洞《騎馬人物圖》細部2

叄 韓休墓中與洛陽石刻中的“疑似竹”

2014年年底,人們又在陝西發現了唐朝韓休夫妻合葬墓,韓休就是日後那位很有名的畫家韓滉之父。其中最亮眼的發現,是首次出土了大幅獨屏的山水壁畫,這一發現填補了壁畫史、乃至整個唐代美術史的空白。

韓休在唐玄宗時期官至尚書右丞,正四品下。主要職責是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內,劾御史舉不當者。韓休夫人柳氏,出身河東郡世家大族,天寶七年卒後與韓休合葬於少陵。其子韓混,為唐德宗時宰相,其《五牛圖》流傳於世。

儘管韓休墓這組壁畫的意義如此重大,但其中山水畫部分對植物的描繪難說精細,其中也看不見竹的形象。但是在其中東壁的《胡人樂舞圖》中,有幾根類似竹的植物。它們纖細、葉茂,分別位於畫幅兩側,在兩對錶演的歌姬和樂師背後,就像是舞臺兩側的幕布。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韓休墓墓葬壁畫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韓休墓葬東壁《胡人樂舞圖》局部

若是聯想到白居易所寫的此前人們畫竹的毛病:人畫竹身肥臃腫、人畫竹梢死羸垂,那麼這幅畫中的“疑似竹”到正好做個比照。

另一方面,在目前出土的唐代石刻墓葬壁畫中,也難覓竹的身影。

盛唐時期的墓葬石刻大多反映了當時豐富的現實生活,比如以下這幅陝西西安出土的墓門裝飾畫,依據墓誌記載,是刻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其中的衣飾和背景的裝飾圖案,顯得大氣、端莊。其中的圖案分別為鳳凰,卷草、海石榴等等。這類圖案與章懷太子墓中出土彩繪棺木紋樣類似,但是其中從未有過竹的形象。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西安出土的開元4年墓門裝飾畫局部 印刷品資料翻拍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章懷太子李賢墓中的彩繪紋樣

此後盛唐時期的風格更趨雄強,多采用曲鐵盤絲的線條勾勒,大氣磅礴。比如以下陝西省博物館所藏的唐代大智禪師碑碑側裝飾畫,刻菩薩、飛鳳、鴛鴦和寶相花紋,結構優美。該碑刻於唐開元24年(公元736年),為盛唐時期作品。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唐代大智禪師碑碑側裝飾畫

看來偏好豐滿、華麗、雄渾風格的唐朝人,對於竹的形象一直不怎麼感興趣。在這些遺留的圖像中,我們能發現竹的身影嗎?

有的。在另一幅於河南洛陽出土的墓室石刻畫中,我們依稀可見其中“竹”圖案。

這幅畫作中的筆法和構圖都顯得與眾不同。其中人物左側,並列著兩根“竹”,它們成一節節地生長,其中竹葉繪製簡略、粗糙——的確就像一根根的甘蔗。這是唐朝人心中“竹”嗎?或者白居易所說的蕭悅繪製的“竹”就像這樣一根根竦峙於野塘邊的坡岸上?

唐朝人畫竹的風格究竟怎樣?白居易眼中大唐畫竹的第一高手

河南洛陽出土墓室石刻像 流失海外

粗略瀏覽上述這些唐人有關“竹”形象的零碎描繪,大致可以看出,至少在中唐之前,畫家們對於竹並不特別關注,留存的圖像也極為有限。

而有關畫竹的大發展、大飛躍時期,要等到稍後的晚唐和五代時,孫位和黃荃等畫壇巨星,即將登上中國繪畫的舞臺。(未完待續)

【注1】白居易《畫竹歌(並引)》

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時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與好事,忽寫一十五竿,惠然見投。予厚其意,高其藝,無以答貺,作歌以報之,凡一百六十六字雲。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

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

人畫竹身肥臃腫,蕭畫莖瘦節節竦。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

野塘水邊埼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

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裡雨中看。

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

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色。

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注2】白居易《題天竺南院贈閒元旻清四上人》

雜芳澗草合,繁綠巖樹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餘春。

竹寺過微雨,石徑無纖塵。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國土,人非俗交親。

城中山下別,相送亦殷勤。

【注3】本文有關唐代墓葬石刻內容,參閱了《中國古代石刻畫選集》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王子云編,1957年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