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大彬紫砂雕漆方壺,僅此一件

傳世的紫砂壺除了常見以紫砂泥古樸素質之素胎作品,尚有極少器身飾漆之作品。清宮中所用紫砂胎雕漆之作頗為典雅富麗,僅就外觀而言,不易判別以何種材質製成,極為工巧,大多由蘇州製作。

明朝時大彬紫砂雕漆方壺,僅此一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兩件紫砂胎雕漆壺,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一件紫砂胎雕漆方壺,異常珍貴。

明朝時大彬紫砂雕漆方壺,僅此一件


除了器內及圈足露胎,餘飾雕漆。翻開壺蓋,可知原有氣孔以利出水,飾漆後卻未留下以利對流處。雖然氣孔流通與否,不必然影響茶壺的使用,然而髹漆剔雕時,似已將注茶功能去除,僅作陳設、賞玩使用。因而壺內相當乾淨,並無使用痕跡。

明朝時大彬紫砂雕漆方壺,僅此一件


說明乾隆皇帝不在意注茶的實用功能,在意的是外觀的品賞趣味。此與紫砂泥宜茶之物理特性,形成有趣的對比。

清 乾隆 紫砂雕漆雜寶紋壺

明朝時大彬紫砂雕漆方壺,僅此一件


此壺直口,折肩,圓腹,曲流,環把,圈足。壺外除底外均塗朱漆,層次雕漆。主紋為壺兩面上的兩組雜寶紋飾,雕有:書劍、畫軸、磬、扇子、笙、鍾笛、雙板、琴棋、璧等,另一面扇子則為葫蘆所取代。

壺頸雕迴文一週,壺肩如意卷草紋一圈。蓋面飾如意文,蓋紐圓形平頂,紐旁迴文一道。壺內及底部露出紫砂胎地,質地細膩,間有黑黃砂點。底為紫砂燒成後,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款。

此壺與前圖所示那件同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二壺大小相當,紋飾略微有異,品相更為完好,無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