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金張掖”

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龍首二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糧豐、瓜果飄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歷史悠久的“金張掖”

  張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饒,以烏江米為最,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農作物,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瓜菜種類多、品質好,洋蔥、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進的精細瓜菜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是著名的西菜東運基地。紅棗、蘋果、蘋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優質水果頗負盛名。同時還出產姜活、麻黃等80餘種中藥材。張掖市還具有豐富的礦產、土地、水利、光熱和勞動力資源。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資源有煤、石膏、粘土、磚石、銅、鐵、鋅、鎢等,累計儲量居全省之首。

歷史悠久的“金張掖”

  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騫、班超、法顯、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

歷史悠久的“金張掖”


  1985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張掖市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奇特。既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又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既有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又有漢、回、蒙、藏、裕固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歷史悠久的“金張掖”

  大佛寺臥佛身長35米,為全國室內臥佛之最,市中心鎮遠樓造形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鐘樓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結構精巧、蔚為壯觀,歷來被視為古城之象徵。這些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觀光攬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