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班”增援一線 大數據助力戰“疫”

“尖刀班”增援一線 大數據助力戰“疫”

奧園社區黨群服務隊向居民發放宣傳單。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鍵靠社區。——習近平

大洋網訊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番禺區強化黨建引領,將紅色堡壘牢牢建在一線,在疫情防控關鍵區域和重要卡點成立臨時黨組織61個,275個村居黨組織書記和31名駐村第一書記帶頭分片包乾,5萬名黨員衝鋒在前,成立千人“尖刀班”,推動防控力量下沉基層一線,充分利用大數據等“利器”加強人員精準管理和疫情監控溯源,凝聚各方力量織密織牢社區防控網,齊心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番禺

社區防控:構築疫情聯防聯控嚴密防線

村(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重要陣地。番禺區依託“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平臺暢通渠道,夯實區-鎮街-村居-網格四級黨組織責任鏈條,以“網格化+大數據”深化三級基層治理綜合調度平臺的協調聯動和數據共享,確保全區16個鎮街、275個村(社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

在社區和城中村,處處是奮戰的身影。大石街大山村在基層治理網格與黨組織網絡“雙網融合”基礎上,把12個基礎網格升級為“戰區”,拉網式排查摸底在冊3898名鄂籍返穗人員,累計居家隔離331人;鍾村街祈福新邨聯合15個單位黨組織組建臨時黨委,統一調度防控資源和力量,形成融合社區黨組織、駐地單位、黨員“突擊隊”“尖刀班”、樓盤開發商、物業公司、業委會、生活服務“兩新”組織“七位一體”的聯防聯控機制……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番禺區不斷深化“支部建在網格上”,2025個網格內的黨員、網格員、民警、支援幹部、志願者等力量被有效整合起來,重點組建“居、警、醫”三人小組,2.2萬多名黨員入網進格,逐項落實政策宣傳、疫情摸查、隔離監測、應急處置等工作,築牢鎮(街)、村居、網格、院落(小區)四道防線。

“隔離不疏離”,番禺區對所有居家隔離人員是“一人一冊”“一戶一專班”,同時發動廣大志願者、社工、物業公司為居家隔離提供關懷服務。早在2月6日,番禺區就開通抗疫心理諮詢熱線,社工和志願者積極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服務,已服務9萬多人次,開展人文關心服務超過14.5萬人次。

力量下沉:千人“尖刀班”全脫產增援一線

疫情大考,重在基層,難在基層。為了推動防控力量下沉基層,番禺區選派近1000名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幹部組建黨員幹部疫情防控“尖刀班”全脫產支援一線,417支先鋒“突擊隊”共1.8萬人次增援村居防控前線。

“黨組織把我們安排在什麼崗位,我們就定在什麼崗位。”大石街禮村村“尖刀班”班長宋德斌說,一名“尖刀班”隊員就是一面旗幟,只有他們一往無前衝在前方,群眾才能安心,組織才能放心。

在祈福新邨,56名“尖刀班”隊員第一時間到崗,全副武裝,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面對重點隔離對象沒有一人後退,個個都是“排頭兵”,組成13個“1+1+1掃樓”小組,僅用兩天時間全面排查重點人員1300多人,行程記錄清晰完整登記在冊。市橋街“尖刀班”值守點臨近何賢紀念醫院發熱門診,每天都有救護車搭載發熱病人經過,即便如此,班子靠前指揮,隊員聞令而動,不論颳風、暴雨,巋然不動、毫無怨言。沙灣鎮派駐居家服務組的“尖刀班”隊員日復一日,為居家隔離群眾開展上門取送餐食、代購米油菜品、寄收快遞、測量體溫等貼心服務。

“尖刀班”出擊,抗疫既有力度也有溫度,短短數日備受基層認可。大石街黨工委副書記許東雨給“尖刀班”總結了三個特點:一是轉變角色快;二是開展工作實;三是模範作用顯。禮村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家宇表示,“尖刀班”一下村立即投入戰鬥,提出企業安全生產指導性意見,提高了村幹部的工作效率。

技防力量:成立防疫大數據分析專班

談到村裡的綜治中心,番禺區龍美村黨支部書記張廣聯讚不絕口:“綜治中心建成兩年來,我們村的治安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沒想到抗擊疫情也那麼管用,只要坐在這裡,就好像自己長了很多雙眼睛,誰不戴口罩,哪裡人員聚集,我們馬上發現,馬上通知處理。”

12塊46寸LED屏幕,組成寬4.1米、高1.8米的電視牆,能同時播放48個監控畫面,操控臺上4臺電腦同時控制著133個高清監控攝像頭,1個麥克風連接著37個“大喇叭”公共廣播,這裡是番禺區東環街龍美村綜治中心,是東環街近年來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投入使用的4個村級綜治中心之一。

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小小的”綜治中心大顯身手,將原有的社會基層治理功能直接升級為“抗疫2.0版本”,變身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作為番禺區東環街湖北籍來穗人口最多的村,龍美村的疫情防控任務相當艱鉅,尤其是防控初期,村裡聘請的物業公司過半工作人員滯留在湖北老家,直接導致村的出入口管理幾近停擺。面對人手緊張的困境,村幹部們及時扭轉思路,充分依託綜治中心“探頭站崗、鼠標巡邏”的科技支撐,協調將大部分負責巡防的輔警警力充實到門崗管理和重點人員排查工作中,大大緩解了村裡的防控壓力。

談到村裡的綜治中心,番禺區龍美村黨支部書記張廣聯讚不絕口:“綜治中心建成兩年來,我們村的治安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沒想到抗擊疫情也那麼管用,只要坐在這裡,就好像自己長了133雙眼睛,誰不戴口罩,哪裡人員聚集,我們馬上發現,馬上通知處理。”

記者瞭解到,在“技防”方面,番禺區成立區防疫大數據分析專班,活用工商登記、物流寄遞、車輛卡口、酒店入住、高鐵民航等方面“大數據”,加強人員精準管理和疫情監控溯源。番禺區較早推行出租屋智能門禁,Ⅲ類智能門禁系統已覆蓋區內規模以上出租屋40萬套。番禺區利用智能門禁系統中82.3萬條湖北籍來番人員出入數據,與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進行對比,協助對疫情嚴重地區來番人員進行健康服務。根據統計,全區落實“一人一冊”管理的累計超過4萬人。曾經和現在正在居家隔離的1.9萬多人,目前還在居家隔離的有1700多人。此外,通過在居家隔離人員門口安裝移動監控或智能門磁,實現遠程智能監控。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