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如今的中國到底有多強大,或許很多人只能從有限的消息中做判斷,像是有幾艘航母,五代戰機是否裝備全軍等等,往往少了一種感同身受的體會。事實上,對於中國如今的強大,或許海外同胞才是最有體會的。近十年來世界並不太平,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地多次發生戰爭,每當這個時候,我國就會第一時間派出部隊執行撤僑行動。每一次撤僑都會深入戰區,可為何交戰雙方的武裝分子卻遲遲不敢靠近呢?因為在執行撤僑行動中,我國會在軍艦的上立出一個巨大的標牌,而標牌上的話太霸氣了:中國海軍安全區,閒雜人等禁止靠近。

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這樣的牌子不止一次豎立在“戰亂國”,而且在這幾十年裡,我國多次派部隊執行撤僑任務,就是靠著這塊牌子,震懾交戰雙方。因為有這塊“標牌”在,也就意味著我國海軍已經對該地區進行了“安全監控”,一旦出現特殊情況,有權對進攻方採取攻擊。正是因為有海軍艦艇的威懾,撤僑行動通常極為順利。

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像是在2011年時利比亞突然爆發戰亂,我國軍艦抵達時利比亞當地多處出現激烈交火,但當時還有數萬國人深陷利比亞境內。我國直接派出部隊將多達數萬人分批運送到安全區域,最終順利完成了撤僑任務。而這個過程中,也與武裝分子數次相遇,但都相安無事。因為沒有任何武裝分子願意節外生枝,冒著惹怒中國艦隊、招來導彈打擊的風險攻擊我國的撤僑部隊。更何況中國部隊到這裡只是為了撤僑,對於利比亞交戰雙方並不干涉。

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除此之外,中國屢次撤僑行動順利完成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從來不對外實行“霸權”,所以不會像美國那樣“招人恨”。甚至中國對外一直努力幫助同樣貧窮的國家搞基建、做投資,給予人道援助。所以在很多不發達的國家,當敵人往往將中國人視為朋好。甚至在一個紀錄片中,視為混亂之國的索馬里當地人自曝自己的身份是海盜,但在談到中國和中國人時,他們直言自己不搶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在當地幫過他們,中國人很多都是好人、是朋友。沒錯,“中國人是朋友”這是很多戰亂國家和貧窮國家的共識。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很多戰亂國家對中國人更友善。

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國家軍隊的強大、中國對它國表現出的友善,是我國能多次順利完成撤僑任務的重要原因。除了這些以外,中國的另一個身份,也讓交戰雙方不願輕易得罪我國。那就是“五常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任何戰亂的國家,最終都會慢慢恢復過來,重新完成統一。那時,無論是誰贏了,國家首要任務是得到國際其它國家的認同,而作為“五常之一”中國所表現出的態度極為重要。所以任何國家的武裝分子,都不願意在沒有利害衝突的前提下無緣無故的得罪我國。

中國撤僑時,武裝分子為何遲遲不敢靠近?標牌這句話霸氣

最後,就是任何戰亂國在結束戰亂後,都需要重建。而作為世界上最出名的“基建狂魔”,我國在基建上的優勢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比,而這些經歷戰亂的國家需要我們在基建上伸出援手,重新建設他們的家園。所以在撤僑時,基於這麼多的理由令交戰雙方都有意避讓我國的撤僑部隊,等部隊過去後再繼續交火。相反,美國也同樣經歷數次撤僑,而且每次都提心吊膽,也遭遇過無數次襲擊。兩相宜對比,中美撤僑差距立現。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說說你的觀點、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