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阿里离职女高管在卖的面膜,会是又一个“小罐茶”吗

那位阿里离职女高管在卖的面膜,会是又一个“小罐茶”吗

最近图中这位“阿里离职女高管”可是非常火,谁让她身上集齐了微商、面膜、蹭热度、名人合影、虚构身份等等最令人讨厌的标签,韭菜老师也是找了不少在阿里的朋友求证相关信息,可以说这位女士应该是等不来反转了。

而最无辜的当属马云爸爸,他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然成为了继玛莎拉蒂,和谐号之后微商打广告的又一大法宝,是个做微商的都想要蹭到马云爸爸身边拍个照,马云爸爸的照片看来真的能带动销量。

不过韭菜老师我今天可不是来接着聊这些八卦的,我对八卦也完全不关心,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阿里离职女高管所做的事情,不就是当今大部分创业者在做的事情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从面膜聊起,面膜可谓是最常见的微商商品了,早先有一个叫俏十岁的面膜很火。当时我公司里有很多同事都在卖这个玩意,一天天的在自己朋友圈狂发广告,你说你发广告就发吧,还老晒自己那张大脸,说什么自己用过绝对是好东西,完全不顾他人是不是想看。后来我把他们全部屏蔽了,不然我的朋友圈都没法看了,刷着刷着就出来一张令人无语的大脸,明明很丑却又带着诡异的自信。

那位阿里离职女高管在卖的面膜,会是又一个“小罐茶”吗

俏十岁之后来了个张庭林瑞阳搞的TST面膜,有一堆明星站台,现在又是这位阿里离职女高管的什么“小仙膜”,看来卖面膜是真的挣钱。

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膜品牌和面膜创业者,他们在宣传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面膜夸得神乎其神,但是这些面膜真的有区别吗?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吗?

答案是没毛区别。

因为绝大部分微商的面膜压根就不是他们自己做的,而是找代工厂替他们生产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购买设备的资金以及稳定的客源,是不可能投入资金去自己研发和自己生产的,就算他们有钱,他们买到的设备也是和工厂一样的,那还不如直接找工厂生产呢。对于工厂来说,这些创业者就是客户,你客户来你想要什么样的类型,你选一下他们就能生产,就和我们点菜是一样的。面膜的生产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面膜液的制作,面膜液包括水和添加物,先说说水吧。有的面膜号称自己的水是来自于深海,由于深海压力较大,因此水分子比较小,容易被面部皮肤吸引。真的是闭着眼睛说瞎话,竟然能把水分子变小,怎么不去拿诺贝尔奖呢,高中作为理综课代表的韭菜老师看到这些广告的时候真的差点被水噎死,水就是水,是水都一样。

再来说说添加物吧,一般包括各种氨基酸,美白酵素以及香料,大多数卖面膜的肯定会宣传说自己的添加物原料是国外进口的,说实话我觉得国外进口得进口那些有科技含量的东西会比较有意义,比如进口个发动机什么的,纯提取物国内国外其实没什么区别,国外生产的氨基酸是氨基酸,难道国内生产的氨基酸能变成脂肪酸么。而且很多面膜都会用国内的原料但是谎称是国外的,因为本质上不会有区别,但是利润就更多了。

之前张庭林瑞阳的TST面膜被爆出会烂脸的时候,张庭发声明说自己做了很多严苛把关来保证面膜的安全性,其实从生产角度来说,流水线并不存在什么严苛把关,你只要不乱放添加物怎么可能会出事。难道你严苛要求了,机器就会做得认真点么,营销说辞罢了。不过有些小作坊面膜还真有烂脸的可能性,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放的添加物是什么,有可能就是随手拿一堆致癌物放进去了,一切皆有可能,当然了,致癌物也是有成本的,远不如只放水来的高效。

另外还有一种噱头就是所谓的手工制作,其实手工制作效果只会更差,机器一分钟能搅拌300下,手工一分钟30下,你觉得哪个面膜液会更均匀。

第二步就是把面膜纸泡到面膜液里,这一步就是为了让面膜纸能充分吸收面膜液。韭菜老师有一个韩国朋友,现在在首尔是一名整形医生,干得也算有点名气了。因为认识很多韩国本地和中国的有钱女性,他自己也做了自己的面膜品牌,当然也是找工厂代工的。为了让自己的面膜能卖得比市面上的价格高十倍,我这位朋友也是绝了,我们知道普通的面膜纸是那种白色的薄薄的,他就找了一种深绿偏棕颜色的面膜纸,这样“草本精华”的噱头直接从颜色上就让客户能直观感受到。然后他的面膜纸厚度是普通面膜纸的两三倍,这样顾客一打开面膜的时候扑面而来就是一种“这钱值”的感觉。

第三步就是对面膜进行包装,你拿塑料袋装面膜就卖两块钱一个,你拿阿玛尼的盒子装就卖100元一个,那些各种创业者的各种新品牌,其实就是外包装的区别。看看这位阿里离职女高管的简历,她之前在阿里就是做市场营销的,一个做营销的,跨界来做面膜,她真能懂产品么?不用说这位女士是什么北大的MBA,就算她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那和生物化学领域有半毛钱关系,她根本就不会真的懂面膜的科学原理,那又何谈对产品进行创新,最多就是做一些多糖少盐的操作罢了。

所有的这些新的面膜品牌出来,都会说自己是独立研发,高级定制,纯手工,还有的说自己添加了几十种水果或者几百种植物精华,其实压根就没什么区别,全是唬人的。就和奶茶店做不同口味的奶茶道理是一样的,统一的设备,都是现成的添加剂,往里哔哔一挤就做出来了。奶茶里至少用的牛奶还有好差之分呢,面膜里水就是水,氨基酸就是氨基酸,美白酵素就是美白酵素,提取物哪来高低之分。

但就是这样没有区别的面膜,通过创业者的包装,甚至是虚假营销,就变成一款新产品了。成本几毛钱的东西,突然就可以售价几十元了,消费者购买后不但不会觉得亏,心里还美滋滋。

这种创业方式,我称之为“换皮”,产品本身压根没有什么进步,创业者只是通过营销包装甚至虚假广告,以赚取用户的 智商税 获利。

像这种换皮的手法,国内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跨界创业都是这样的。你去看好了,那些跨界创业的往往都是自带流量的名人,要不就是营销高手,小罐茶不就是这样的么。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初吹牛说要超越苹果,结果就是中国的手机技术七拼八揍做出来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产品技术本身压根就没进步过,纯粹就是靠自己的人设在卖货。

前段时间一个大网红创业卖电子烟,也说是自己新创立的品牌,产品都是自己严格把关,投入千万资金研发的。韭菜老师家族里有一半人都是做贸易生意的,江浙沪和珠三角的工厂几乎都走遍了,马上就被我找到了这个电子烟的工厂,发现就是工厂早就在卖的货换了个商标,单价立马涨了七八十元。你看下图两个电子烟,除了logo不一样其他是不是一模一样。

那位阿里离职女高管在卖的面膜,会是又一个“小罐茶”吗

这就是那些被夸得神乎其神的创业者的样子,也许你对阿里离职女高管的所作所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现在捞钱最快的方式,只要有钱,谁会在乎自己有多丑呢,是吧。

在最后,韭菜老师想问个问题,如果我去卖面膜,你会买吗?

如果喜欢“陈韭菜老师”的文章,就请点个赞吧!这样更多人就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