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乃亂世奸雄,謀國屠龍之士

東漢末年有一士族,四世三公門楣顯赫,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袁家位極人臣,為天下士族勢力代表。家中有一子袁紹字本初,素有野心謀略大志。因家中權勢進無可進,固早有改換青天之志,真乃漢末第一野心家是也。

此言何出?袁紹早年不入朝政,因逢黨錮士族難起,其時皇權勢弱靈帝以宦官勢力打壓士人,像袁紹這樣本身就是豪族出身,為防尾大不掉,更受壓制難有作為。彼時袁紹結交黨人,收攏狹義之士,諸如曹操、何顒、張邈、許攸之流。經常糾結朋黨,密謀剷除奸宦,實為收攏人心也。以至於宦官中常侍趙忠曾言:“袁本初好養亡命之徒,親近放流之輩,意欲何為?”

袁紹乃亂世奸雄,謀國屠龍之士

不久之後中平元年便爆發黃巾起義,粗看與之無甚干係,細品之下同時朝廷取消黨錮復起黨人,實在過於巧合也,此吾等不與之細究。

不久靈帝駕崩,宦官勢力與外戚勢力爭鬥愈加兇悍,袁紹攜一眾朋黨投入大將軍何進麾下。

何進為藉助士族力量打壓宦官勢力,把自己的外甥劉辯扶上帝位,予以重用。任命袁紹、何顒、荀攸、鄭泰等人,或為校尉中候或為侍郎尚書,一杆朋黨二十餘人,皆為何進心腹之臣。由此袁紹開始登堂入室,手握重權,振臂一揮從者雲集,袁紹得到了他想要的權勢。

袁紹乃亂世奸雄,謀國屠龍之士

然而天下不亂,英雄無用武之地,寶劍鋒利怎可空置。於是袁紹差人進言何進,大將軍威勢並壯,怎可受制於閹宦之輩,當速殺之以除後患。何進細謀難斷,然事久變生,宦官得知進要殺之,遂欲背水一戰行冒險之舉。紹又進言何不召集董卓等四方將士,率軍前來穩定局勢,明曰勤王鋤奸,以兵勢諫之,好讓宦官之流知難而退,交出宮廷之權,何進從之。

宦官見事急,狗急跳牆遂殺何進。此誠借刀殺人之計也,借宦官之手殺何進,復又借董卓之手而亂天下,留己芳名脫身而去。

袁紹乃亂世奸雄,謀國屠龍之士

董卓如壓垮大漢皇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袁紹舉起旗幟聚攏諸侯討伐。袁紹此舉一是為大義在手,二是削弱諸侯力量。其中舉證便是其主力大將皆未帶來,反觀諸侯賬下損兵折將,與弟袁術合謀使江東猛虎孫堅潰敗,損失慘重以至於後期只能依附袁術求存。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裹足不前,以至諸侯討伐功敗垂成。

而後與其弟袁術實行南北計劃,一人在北一人往南,很快袁紹佔據北方四州,袁術佔據徐州豫州揚州之地,可以說此時已囊括大半個華夏。雖然最後成王敗寇,但是不可否認袁紹若不死孟德難得北方。

袁紹乃亂世奸雄,謀國屠龍之士

若果如我之言,那麼袁紹實乃老謀獵國屠龍之國士,當不該被歷史曲解蔑視。作為最早統一北方的諸侯,真如史料演繹記載那般不堪,又怎會有如此多名人雅士相投。且自古以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曹操荀攸許攸等智謀之士為友者,怎可是無智之人?此等眼光格局,縱觀史書能有幾個?確足稱一句亂世奸雄也。

可以看出袁紹為實現自己的野心,早年隱忍不發,擴人脈養門客收攏人心,然後於何進處借雞生蛋,讓一杆朋黨皆獲取權勢。再以借刀殺人之法,除何進殺閹宦引董卓,故亂漢者袁紹也!

小弟的文章觀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揣摩的,如果有什麼不當的還請不吝賜教,請大家多多支持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