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東莞交警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開始明顯緩解、各地生產經營活動加快恢復,道路上的車流量也越來越大。但是,疫情會消失,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以及由此引起的交通意外卻不會消失,比如:疲勞駕駛。

2020年1月3曰8時30分許,蔣某駕駛轎車從大朗往大嶺山方向靠道路左側行駛,行駛至東莞市大朗鎮美景大道美景西路段時,車頭與行人程某、左某及路邊停放的一輛轎車發生碰撞,造成程某、左某受傷及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行人程玉瓊於2020年1月4日01時許搶救無效死亡。

經調查,蔣某疲勞駕駛影響駕駛安全,未實行右側通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疲勞駕駛危害極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嚴重事故。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注意!復工路上忌疲勞駕駛!


而現在返程復工途中車輛多,又正值開春天氣漸暖,人們容易疲倦睏乏,因此,我們要提醒所有還在復工路上的駕駛人:


◆ 開車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睡眠,勿熬夜。

◆ 長途駕車出行,儘量找一名搭檔,輪流駕駛。

◆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儘量避免夜間開車,尤其是凌晨時段,白天則要注意避免午後時段。

◆ 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4小時,之後要選擇安全地帶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若有夜間駕駛需求,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2小時。

◆ 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開車,以免肌肉僵硬誘發疲勞,可在開車時小幅度調整坐姿和深呼吸。

◆ 若行車途中出現疲勞、睏倦症狀,可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或飲用咖啡等提神飲料。最穩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帶停車,下車活動腰腿、頸肩等肌肉,待疲勞緩解後再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