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青城派何道君下戰書挑戰泰森,泰森為何不敢應戰?什麼原因?

2001年,青城派何道君給泰森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要和泰森進行一場中國武術與西洋拳的比武,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泰森的回應。

當年青城派何道君下戰書挑戰泰森,泰森為何不敢應戰?什麼原因?

對這件事情,外界有很多猜測,但是到底怎麼回事誰也不清楚。從我們中國武術和西洋拳的區別大概談談。

中國武術是一種綜合搏擊,講的是遠踢近打貼身摔,遠踢就是遠距離用腳,而且不限於踢,可以踹,可以蹬等等;近打就是近距離用拳打,而且不限於拳可以用指,可以用掌;貼身摔就是摔法,各種摔法。這也就是一個全面的、立體的格鬥體系。

再說了還有一些門派,比如說鷹爪功,用的主要是爪,所以很難進行統一的規範,如果只用拳,那對很多武術運動員來說就被束縛住了。西洋拳擊剛好相反,在比賽中只能用拳頭擊打對手。比賽規則對擊打的範圍也做出了規定,所以比較好掌握。

除此之外,中國武術自古以來比賽不分級別,體重輕的未必打不過體重重的,中國武術還有“四兩撥千斤”的技巧,所以從來不按體重劃分級別,反而提倡以弱勝強,以小博大。西洋拳擊是嚴格按照體重劃分級別的一種競技運動,追求的就是公平公正的比賽。

中國武術的比武是一種不常見的活動,往往是秘密進行的,公開進行的打擂臺,基本上是沒有護具的,而且一旦戴上護具比如說拳擊手套很多動作做不出來,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

當年青城派何道君下戰書挑戰泰森,泰森為何不敢應戰?什麼原因?

雖然李小龍發明了分指頭的拳擊手套,但是在世界上並不普及。西洋拳擊是有護具的,比如拳擊手套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護具。一種不公開的比武和一種公開的比賽,是很難同臺競技的。

兩種搏擊體積的裁判規則也大相徑庭,中國武術在實戰中是沒有規則的,在比武的時候也是臨時制定規則,不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所以一般都是打到一方倒地不起為止,比較危險。西洋拳擊的規則較為完善,不一定要打倒對手倒地不起為止,可以靠點數獲勝。

雖然幾年來國內的搏擊比賽比較受歡迎,也制定了很多比賽規則,但是和西洋拳擊的規則還是有很多不同。所以很難同臺競技。

中國武術脫胎於戰場格鬥,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極為兇猛的戰爭手段,不適合走向賽場。在和平時期的習練武術主要是強身健體,逐漸褪去了一招必殺的霸道本色,這也就使武術的威力大為下降。

西洋拳及本身就是一種很刺激的競技體育運動,在西方有很多年的歷史,規則比較完善,訓練比賽的規程也比較健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項體育運動。

存在如此眾多的差異,中國武術和西洋拳擊同臺競技就很難實現。再說外國拳擊手受武俠影視劇的影響,以為中國的武術家都會內功,和他們交手很容易受到致命打擊,所以不願意接受中國武術家的挑戰。

當年青城派何道君下戰書挑戰泰森,泰森為何不敢應戰?什麼原因?

再說當時的泰森已經沒有當年的雄風了,接受挑戰勝算不大。而且按照國際拳擊組織的規定,挑戰當時的拳王泰森是有限制的,何道君不符合條件,所以泰森一直不予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