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草根”变“网红”?

看到这标题,相信很多没吃过或不了解这“草根”的北方人肯定会以为在吹牛。但实话告诉你,这真不是吹牛。在网上,到处都可见到南方人在网上对其大快朵颐的镜头!它,真的很红!

那么,蕺菜如此普通,是如何被人们喜欢并热捧成“网红”的呢?其中,有什么必然或相关的因素在神助?这里,不妨从蕺菜的源头说起一一

一、关于蕺菜

蕺菜,又称狗耳朵草、狗心草、折二根。就是上面的叶子长得象狗耳朵,下面的根却纤长有节、嫩白有须的野草。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主要出没于春夏秋三季,冬季则叶枯根存,处于“隐身”状态。人们主要采挖其嫩茎叶食用。

蕺菜的根虽嫩白,但因叶子有一股腥臭味,因而很多人不太喜欢,便直接戳其痛处,很不友好地呼它臭根草、臭灵丹、鱼腥草。其中,鱼腥草之名因出自《名医别录》而被叫得最为广泛。书中,结合其生长环境和植物形态如是称:“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而事实上,它正经的书名即关中所称的菹菜,但这名儿因与植株无太多的相关性,便常常被人忽视,甚至遗忘。

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二、菹菜的分布及生长环境

蕺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因而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尤以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山区更为多见。

蕺菜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喜欢土壤肥厚、温暖湿润、凉爽通风的环境。因此,在南方农村,每至春夏,道旁、田埂、山坡、林下、沟渠、河边,到处都可见到其身影。但其不耐旱,在高温下茎叶易老化,因而夏季野生的根茎口感较差。

三、蕺菜的食用价值

蕺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钙、磷、钾、铁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蕺菜的叶子虽有鱼腥气,但地下茎却脆嫩而清香。因而,在南方,地下茎才是人们食用的首选。

蕺菜多以生吃为主。春夏,将其采挖回来,除去叶子和老根,洗净,切段,再加入盐、味精、鸡精、蒜泥、芝麻油、生抽、辣椒油、花椒粉、冰糖等拌匀,腌渍冷藏半小时,即可食用了。其口感生脆,香辣爽口,常常令人大快朵颐,回味无穷!

蕺菜也可熟吃。如与腊肉拌炒、与粳米熬粥、晒干泡茶饮等。只要喜欢,吃法可肆意发挥和创新。

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四、蕺菜的药用价值

蕺菜全株可入药。夏季花开正盛时,采挖全株,洗净,晾干,即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对治疗疮肿、疥癣、水肿、痔疮、湿疹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对此,《本草纲目》有言:“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在民间,也有用其做催吐剂(谨遵医嘱)的,大概是利用它的叶子有腥臭气的原因吧。

蕺菜虽可入药,但若是日常小疾,人们往往更习惯于食疗。毕竟,其独特的风味既能饱口腹之欲,又能顺带着把病也给治了,是件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事。

蕺菜虽可通过食疗治病,但也不能多吃、久吃。对此,《别录》有言:“多食令人气喘”;唐代主张食疗的医学家孟诜则称:“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因此,在吃蕺菜上也是有讲究的,切不可一次多吃,或是喜欢吃就不间断去吃。

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五、蕺菜的市场需求

蕺菜是最受人们欢迎的野菜之一。在南方,每逢春季,人们都会借着外出游玩之机,顺带着挖上些野葱、蕺菜,再采几把蕨苔、掐几朵椿芽之类。玩耍之余,既有满满的收获,还省了钱,自然是件开心快乐的事!

野生蕺菜虽很得人们喜欢,但终究是野生植物,寻找和采挖都比较困难,自然显得僧多粥少,很难满足人们的胃口。尽管现在也有人大规模种植,但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市场也因此一直处于5一8元/斤的高位,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因此,若是有心种植,应该是很有“钱途”的。

农村常见的“草根”是如何逆袭成“网红”的?南方人告诉你秘密


结语:蕺菜,山野中的“草根”!不仅具有脆嫩爽口,清新独到的风味,而且兼有很好的食药价值。试想,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它不做“网红”,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