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伊麵


伊麵是一種油炸的蛋面,有長壽的意味。因在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傳至世界各地。

伊麵的起源

伊秉綬是福建汀洲人,乾隆五十四年的進士,嘉慶四年任惠州知府,清正廉潔,治理西湖,重修東坡故居,成立豐湖書院並親自授課,深的百姓愛戴。


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惠州東坡祠


嘉慶十六年秋,伊秉綬重訪惠州,百姓聽聞,出城十里相迎。


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伊秉綬


伊秉綬是書法名家,文壇領袖,家中是文人墨客們的常聚之地,一天,“嶺南第一才子”宋湘來訪。在豐湖書院主講多年,被尹秉綬聘為山長(校長),曾為豐湖書院撰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


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宋湘


伊府中只有一個廚師,常常忙不過來,便想了個辦法,讓廚師用雞蛋和麵,擀成麵條,窩成一團,晾乾後炸至金黃,儲存備用。客人來了,把這種面放到水中一煮,加上佐料即可招待客人。宋湘沒吃過這種面,覺得味道非常鮮美,就問:“這是什麼面,竟如此美味?”伊秉綬答道:“自家制作,何須名號”。宋湘便說:“如此美食,無有名號,未免可惜。既然是府尹大人發明的,不若叫它伊府麵?”

從此,伊府麵就流傳開來。有人為了方便,乾脆就叫“伊麵”了。因為伊麵的製作簡單,十分方便,也就成為了方便麵的雛形。這樣的雞蛋麵因含水量極低,可保存較長時間不變質。而客人一到,便可隨時取用。食用時只需用開水一衝,加上炒制好的香菇、瘦肉等佐料即可。

現在,飯店裡伊麵的做法講究多了,麵條精心製作,先炸後煮,再和各種名貴菜餚烹炒,身價扶搖直上。

最早的方便麵,起源於惠州的伊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