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新中國新氣象

天安門以北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普通百姓只能遠望。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城樓終於打開。普通人可以自由地穿過金水橋,走進紫禁城遊覽。天安門城樓既神聖也神秘,它能開放參觀,跟一個老人有一定關係。

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城樓西側

老人的平信受領導人重視

1984年9月,一個署名“華興”的老人,給領導人寫信,建議順應改革開放,開放天安門城樓。信中說:他是1954年從上海來北京的。30多年來,每次到天安門,仰望天安門城樓,總夢想有一天能登上這雄偉的城樓。當時很多地方都可以參觀了,只要有必要的措施保證安全,天安門城樓也可以開放參觀。這封信感動了領導人,其它有關領導人也都很重視。就請北京市提出具體辦法上報審批。

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城樓前柱廊

著手開放城樓

北京市成立了天安門管理處具體負責。管理處從購票、存包到參觀路線、各種安全措施都做了認真的設計。比如是否允許帶照像機一事,起初規定不允許帶,但有領導人認為,群眾登天安門城樓,都希望合影留念,這樣會讓群眾感到遺憾。最終決定除大廳內禁止拍照外,天安門城樓上可隨處留影。1985年5月18日,成立了天安門旅遊服務部為天安門城樓開放服務。1987年國慶節後,確定1988年1月1日,為天安門城樓開放首日。因為1988年是國際旅遊年。

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城樓漂亮窗格

城樓正式向全世界人民開放

1988年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向全世界人民開放。早晨7點多,75歲的東四人民商場退休老會計高老,第一個站在了售票窗口前。9點整,歷史上第一張天安門城樓參觀券售出,票價10元。高老素衣布鞋,緩步登樓。作為登上天安門城樓的第一位普通人,他接受了北京市旅遊局饋贈的一隻景泰藍花瓶和一張證書。同時接受這份禮品的,還有來自法國的遊人卡特夫婦,他們是最早登樓的外國旅遊者。這一天,登上城樓的中外遊客共計2000多名。

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城樓裡的宮燈

愛國熱情與豪邁氣概

天安門城樓不僅以它雄偉高大的建築風格,更因它的特殊地位吸引著中外遊人,登上城樓鳥瞰車流人群。它的開放激勵著人們的愛國熱情,增進事業心和豪邁氣概;任何人站在這高大的建築之上,都會發現自己原來如此渺小,如此強烈地感到與人民與國家密不可分!

老人的平信受到重視,天安門城樓醞釀開放,首訪法國夫婦得證書

城樓裡的國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