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古代王朝無不遵循這個規律,無論多麼強盛的封建王朝,最終還是會走向沒落。王朝的覆滅往往有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有的王朝因“內憂”而走向滅亡,如秦朝、漢朝等,還有的王朝因“外患”而滅亡,如北宋、明朝之類。在封建社會時期,王朝大多實行高壓政策,平民百姓只能任由欺壓,階級矛盾一直都比較尖銳,國內也經常發生起義,百姓揭竿而起,也預示著王朝的命數已衰,歷史上許多王朝的覆滅都是由內部的起義造反所導致的,但有那麼一個王朝,從建國到滅亡,卻沒有一人能夠造反成功,這是為何?

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此王朝便是宋朝,總共歷經十八位皇帝,國祚三百一十九年,由於北宋滅亡後趙氏於南方建立政權,所以在史學界也有北宋和南宋之分。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在此期間國家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這是一個文化高度繁榮的朝代,可也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

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時,他深感藩鎮割據對國家所帶來的危害,所以杯酒釋兵權,先奪取武將的兵權,後來又進行兵制改革,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對於國家短期內而言,能夠維持國內的穩定,避免地方勢力崛起,威脅朝廷。而對於長期而言,軍事實力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標誌之一,宋朝輕視軍事發展,必定會引來禍端。宋朝武將的兵權被奪,為了讓將不專兵,還特意採用輪換制度,以至於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嚴重削弱了武將的權力。

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宋朝的制度使其成為歷史上武力值非常低的王朝,靖難之役便是最好的說明,可它同時也使得宋朝成為最難造反的朝代。

宋朝經濟發展繁榮,百姓安居樂業,重文輕武容易造成嚴重的貪汙腐敗,文官權力過大(宋朝文官的官職總會高於武將)也變得肆無忌憚,並且朝廷為了防止官員濫用權力,又派出監察人員,最終形成冗官、冗兵、冗費,可即便如此,還加上六賊亂政,也對王朝的威脅不大。後來國內發生宋江起義、方臘起義,最終也只不過是小打小鬧,很快就平定了起義。因為宋朝的軍事制度的影響,所以宋朝只有農民起義,卻沒有藩鎮割據。而農民起義終歸只是小規模,難以成氣候,根本不可能成功。

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歷史上農民起義真正成功的案例實在是太少,憑藉農民起義軍的實力,想要推翻中原王朝,實力相差太過於懸殊。類似於宋江、方臘這樣規模的農民起義,宋朝是完全有能力平定的,所以說是最難造反的朝代。古代王朝亡於內憂,大多都是諸侯割據,藩鎮勢力強大,卻很少因為地方農民起義軍而亡,即便是農民起義軍,最終也得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才有能力對抗中原王朝。

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無一人造反成功

宋朝也算是“內鬥”無敵,可最終卻敗在了外敵入侵上,“積貧積弱”、“重文輕武”對於宋朝的武力值有很大影響,武將經常調換也造成軍隊戰鬥力減弱,上了戰場將不知兵,兵不識將,戰鬥力也因此大大減弱,還加上奸臣當道,宋朝實在難以抵禦外敵,最後落得“靖康之恥”,而南宋最終也延續制度後走向滅亡。可即便如此,宋朝國內也無一人造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