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區別在哪裡?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區別在哪裡?

佛法看問題,是把物質和精神兩者統合起來看,而不是單獨看靈魂和內心,或者單獨看物質、環境。如果從本質上說,《心經》一開頭,就講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區別在哪裡?境界低的原因,是心靈被捆住了,如果心靈不被捆住,境界一定會高。

  大家知道牛頓發現蘋果掉到地上,就知道地心有吸引力,因為地球的地心有吸引力,我們大家在地球上活著,地球是一個圓的球,它滾過來,你的頭朝下,但是你還是同樣在地上走路。我們幾十年都覺得大家頭朝上走路,其實滾過來,你可能頭就朝下,因為地球有吸引力,所以把你吸住了,如果地球沒有吸引力,你可能就飄起來,飄出去了,有這個浮力就浮走了。

  我們大家這個高低的狀況在哪裡?當你的心有壓力,有承重的負擔,有了在你腳下比你低的東西吸引著你,你被它吸下去了,所以你變得很累,你的境界自然就低了。如果你的能力強大起來,不要被這個東西所吸引,你自然境界就高起來。從這個地心吸引力來說,是這個狀況。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區別在哪裡?

 那我們大家平常的境界是被什麼所吸引呢?佛經裡說我們被吸引是兩件事情:一個就是物質的世界,對我們心靈造成的強大的吸引。就是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對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吸引著,被它吸引的越多,就越沉重,就越矮,也就越墮落。甚至還有的說個子比較高的人,是因為貪心較小;個子矮的人,是過去生貪心比較重。

  為什麼?被地心吸引力吸住了,走不起來。如果貪心少,心裡的負擔少了,不累贅了,所以個子可能也會高一點。這個從因果上可能有這樣一層關係,但實際上呢,指的是內心的包袱重了,自然就會有壓力。現在有很多做企業也一樣,學生學習也一樣,想得到的東西越多,壓力越重。小孩子剛生下來,沒有什麼壓力,什麼都好奇,一歲到二十歲,不停地長。到了十三、四歲發育了,開始有慾望,貪求多起來。二十歲的時候,慾望達到了爆發期,所以就再也不長了。然後開始保持這個平衡的狀態,二十歲到四十歲。成長期是一歲到二十歲,保持期是二十歲到四十歲。到了四十歲的人,他想要的慾望,想要的東西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和極致。四十以上,很多人把人生看透了,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所以四十歲到六十歲是走下坡的,是開始萎縮期。

  因為不到四十歲的人,還有很多好奇,還想擁有更多。四十歲以後,覺得有名就有名,有利就有利,有權利也沒有什麼好稀罕。反正自己一畝三分地管好,自己的生活過得好就行。所以四十歲以後的人,他的衝激力自然比三十歲的人要低得多。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區別在哪裡?

中國古人說“厚德載物”,就是內在的靈魂,跟擁有的物質如果是匹配的,擁有多少,甚至把整個地球給你都沒有關係,因為你對每個人都擁有愛心,不會因擁有去傷害別人。如果內在跟物質不相匹配,這個物質很容易對自己造成傷害。

  《心經》告訴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物質對你造成傷害,就不要被這個物質所困,從物質的損害當中解脫出來。比如說錢財是身外之物,如果天天像守財奴一樣,老命都搭進去了,反而對家庭造成不良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