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

佛法看问题,是把物质和精神两者统合起来看,而不是单独看灵魂和内心,或者单独看物质、环境。如果从本质上说,《心经》一开头,就讲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境界低的原因,是心灵被捆住了,如果心灵不被捆住,境界一定会高。

  大家知道牛顿发现苹果掉到地上,就知道地心有吸引力,因为地球的地心有吸引力,我们大家在地球上活着,地球是一个圆的球,它滚过来,你的头朝下,但是你还是同样在地上走路。我们几十年都觉得大家头朝上走路,其实滚过来,你可能头就朝下,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所以把你吸住了,如果地球没有吸引力,你可能就飘起来,飘出去了,有这个浮力就浮走了。

  我们大家这个高低的状况在哪里?当你的心有压力,有承重的负担,有了在你脚下比你低的东西吸引着你,你被它吸下去了,所以你变得很累,你的境界自然就低了。如果你的能力强大起来,不要被这个东西所吸引,你自然境界就高起来。从这个地心吸引力来说,是这个状况。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

 那我们大家平常的境界是被什么所吸引呢?佛经里说我们被吸引是两件事情:一个就是物质的世界,对我们心灵造成的强大的吸引。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吸引着,被它吸引的越多,就越沉重,就越矮,也就越堕落。甚至还有的说个子比较高的人,是因为贪心较小;个子矮的人,是过去生贪心比较重。

  为什么?被地心吸引力吸住了,走不起来。如果贪心少,心里的负担少了,不累赘了,所以个子可能也会高一点。这个从因果上可能有这样一层关系,但实际上呢,指的是内心的包袱重了,自然就会有压力。现在有很多做企业也一样,学生学习也一样,想得到的东西越多,压力越重。小孩子刚生下来,没有什么压力,什么都好奇,一岁到二十岁,不停地长。到了十三、四岁发育了,开始有欲望,贪求多起来。二十岁的时候,欲望达到了爆发期,所以就再也不长了。然后开始保持这个平衡的状态,二十岁到四十岁。成长期是一岁到二十岁,保持期是二十岁到四十岁。到了四十岁的人,他想要的欲望,想要的东西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和极致。四十以上,很多人把人生看透了,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四十岁到六十岁是走下坡的,是开始萎缩期。

  因为不到四十岁的人,还有很多好奇,还想拥有更多。四十岁以后,觉得有名就有名,有利就有利,有权利也没有什么好稀罕。反正自己一亩三分地管好,自己的生活过得好就行。所以四十岁以后的人,他的冲激力自然比三十岁的人要低得多。

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古人说“厚德载物”,就是内在的灵魂,跟拥有的物质如果是匹配的,拥有多少,甚至把整个地球给你都没有关系,因为你对每个人都拥有爱心,不会因拥有去伤害别人。如果内在跟物质不相匹配,这个物质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伤害。

  《心经》告诉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物质对你造成伤害,就不要被这个物质所困,从物质的损害当中解脱出来。比如说钱财是身外之物,如果天天像守财奴一样,老命都搭进去了,反而对家庭造成不良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