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同符合契的两个人。

千差万别的性格和经历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成就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注定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谁都无法对谁完全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社会中,逾越他人底线、毫无边界感的人,无疑会给周围人带来压力和麻烦,渐渐被厌弃,最终活成了凄凄艾艾、郁结难平的无边界的好人


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01

  • 职场中的好人——没有边界的付出。

一个好人,在工作里任劳任怨、全情投入,习惯竭尽所能地默默付出,甘当“便利贴”,偶尔得两个称赞,自以为众望所归、鱼水情深、无可替代。

直到被踢走、被抛弃,才恍然察觉自己将工作当“恋人”,工作将自己当“备胎”。

没有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只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出了事,那些曾为人称赞的付出变得微不足道,最多只能换来两句不痛不痒的同情,然后石沉大海,无人问津。

受到的委屈和不公无处排遣,最终都从口中流出来,化作喋喋不休的抱怨,与你讲一遍,与他讲一遍,与一个人讲无数遍。


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02

  • 闲聊时的好人——没有边界的抱怨。

“为什么只有我”,“他怎么能那么做”,“如果当时我……就好了”,“那能都怪我吗”……

像极了那些闲聊时,一些人的车轱辘话。

那些当事人说不腻、旁人听腻了的抱怨,那些我们亲身经历、内心鄙夷的情境,与祥林嫂如出一辙。

一个人无法排遣内心的悔恨、委屈、愧疚、悲伤时,都会不由自主去指望别人的理解或同情。

对挚友、亲人适度抱怨,是释放压力;见人就抱怨,是走火入魔。

没有边界感地抱怨的人,如同一台没有灵魂的复读机,不分场合和对象地重复,播到最后,只让人觉得聒噪厌烦。


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03

  • 生活中的好人——没有边界的言行举止。

有多少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忙忙碌碌反而颠三倒四,做的都是不遂别人心思的工作,热心帮了倒忙,成了多余;

做了事没人称赞,没人承情,只有“一边呆着去”,“瞧你干的好事”的冷眼相对。

没边界地做一些事,对别人来说也许就是冒犯和干扰。

适度疏离,适度淡漠,适度做个外人,张口、伸手之前想一想,收回不该说、不该做的,好过盲目去做,别人烦厌,自己委屈。


无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


04

  • 耳食目论的好人——没有边界的信任。

生活中的你,是否毫无防备,信任了不能信任的人,说不该说的话给不该听的人,被有心人曲解、嘲讽、利用,最后徒然恼怒愤恨。

你嘴边挂着“有人说”、“听人说”、“谁谁说”,把听来的话当做事实真理,上当、受骗、吃亏,最终也如祥林嫂一般抱怨不休.....

没有边界的信任,最终会将人推向深渊。

保持思维和判断的独立性,理智客观地看待事物,有戒备、不盲从,才不至于将自己置于泥潭之中。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段话,藏着社会和人性中最深的凉薄。

想在这凉薄中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你只有学会谨言慎行、不抱怨、不逾矩、不盲信,才能掌控自己的一方天地。

与朋友们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