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之李泌(上)

道士下山之李泌(上)

最近,由马伯庸历史架空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改编的同名连续剧在网上如火如荼的播放。虽然剧中的情节是虚构的,但里面的人物却是真实的。例如少年聪慧的李泌,靖安司创始人何监(贺知章),阴险狡诈的右相李林甫、见风使舵的大理评事元载等等。

由易烊千玺扮演的手持拂尘,少年老成,举止成稳的李泌深入人心,剧中的少年李泌有勇有谋,有双锐智和洞察一切的眼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真实的李泌是道士从政任宰相的第一人,在四朝帝王中几起几落,徘徊在出仕与退隐中,有纵横捭阖的谋略,也有功成身退的处世艺术。进则谋划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在这一点,极具儒家“内圣外王”修身之道。

李泌在儿时天赋异禀,才智过人,名气大震,很快便引起唐玄宗的注意。中国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有记载: “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讲的就是那段千古佳话。

唐玄宗召李泌进宫想考考他,测试是否名副其实的少年奇才。当时,当朝大臣张说正与唐玄宗下棋,张说便请李泌作赋四句,要嵌入 “方圆动静”四字。张说自己作了一个示范:“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沉思片刻,便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逞才,静若遂意”。

这对赋显然比张说的示范喻义更为高深,境界更为深邃。行义与用智则是儒家重要核心思想。方与圆互补,行义与用智相得益彰,“动若逞才,静若遂意”则是人生进退得当,动静相宜的境界。要发挥才智,实现人生抱负,得动,但达成所愿后,却要静,要退,不能得意忘形。

他的对赋恰如他传奇人生的写照,聘材时辅佐帝王平乱,谋略天下,得意时退隐山林,游历名山,在暗涛涌动险象环生的政治斗争中进退自如。

当朝的宰相张九龄特别喜欢他,经常邀请他到家里玩,甚至引至卧室。当时张九龄与大臣严挺之、萧诚私交非浅,但秉性刚直的严挺之却讨厌巧言令色的萧诚,劝张九龄不要和他来往。但张九龄觉得 “严挺之太刚劲古板,而萧诚柔弱易制,是值得喜爱的”,于是就令左右召萧诚前来会晤。这时李泌恰好在场,他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意思是您凭借正道由一介布衣而当上宰辅重臣,怎么反而喜欢谄媚奸佞小人呢?

张九龄压根就没想到这位少年竟然以凛然正气规训当朝宰相,不仅“改容谢之”,并且称呼李泌为“小友”,足见赞赏之意。

李泌从小熟读经书史籍。一方面,他想以旷世之才,辅佐天子,造福天下,另一方面,又深受道教的影响,想遁世入林,飘洒自在一生,游历于终南山、嵩山和华山,寻神仙不死术。

天宝年间,李泌下山来到长安,向唐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早已年迈的唐玄宗仍然记得这个天资聪慧的少年,便让他成为待诏翰林,供奏东宫。就在这个时间,他与太子李亨成了布衣之交,建立了超载君臣的深厚感情,结下与三代帝王亦师亦友的旷世奇缘。

然后,宰相杨国忠凭借是杨玉环的堂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威作福,目中无人,嫉妒李泌的才华,百般刁难和排挤。于是,李泌气愤之余,便作诗讥讽杨国忠:“青青东门柳(杨柳),岁晏复憔悴。”

杨国忠在唐玄宗前参了他一本,还说他作《感遇》诗抨击时政。玄宗下令把他流逐到蕲春郡(治今湖北蕲春县)去。他便寄情于山水之间,又过上了归隐自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