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极始知花更艳

比较同意米兰·昆德拉的说法,小说有小说智慧,科学有科学智慧,如果没有小说智慧,科学智慧独大,世界很危险。 所以一个写作者,最根本还是展现小说智慧。 而不是带着读者入魅。 基于当下的看法,就总结出一个普遍原则,然后联想到整个社会也如此,这恐怕更是文学想象,人生如戏,并不是人生=戏剧。所以,从a=b=c这个逻辑链条中,a=b和b=c都还没确定,作者直接就大而化之地a=c。 所以,写作者直接提出a=c,读者已预先接受了这个结果。那么可以说,前面种种,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铺垫,是一种情绪渲染。 换言之,他事先已知道你心理在想什么,为了说出你心理想的这个,他需要把你的吸引力聚焦过来,所以要铺垫。 这并不是什么新写法,读韩愈的散文,就有这个特点。 它不是在证明,而是在一步步引诱你进入他所关切的东西,然后他把你心理的话用更简洁的形式说出来。 然后,你就有了一种强烈的被说服感。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其实它的逻辑链条本身是断裂的。 但仅从文本分析看,可以得出两个观点:首先,作者谈的,是读者已知的;其次,这是个诱导过程,不会让你变得更理性更符合逻辑。 北岛也有这个问题,尤其是初期。 中国绝大多数作家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是秀的方式不同,格非等冒充有思想的人,其剥了皮,也是余秋雨。 他们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苦痛,或者只是装饰性的苦痛,或者是手中有方案等待执行期间的那种苦痛,他们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都想教化愚民,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我们可以看二战,那么多德国人参与了屠杀犹太人,他们中许多人是好父亲、好丈夫,但他们却是杀人犯,他们没有良心吗?他们会说,我不做,别人会杀我,有的人则觉得总要负责。 古巴核危机解决后,肯尼迪说,因为我们都是人,我们内心都有柔软的一部分,都知道我们可犯错。 历史记载中的肯尼迪,是因为果敢、勇于挑战专制、不怕威胁被记录的,所以才被认为他是胜利者,但事实上,他和赫鲁晓夫都参加过二战,都见过大量的死去的人,他们都心存恐惧,正是这种恐惧与不忍,拯救了人类。 当原子弹可以轻易消灭地球时,科学有什么价值呢?我们最终需要一种力量让它停下来,所以这时代文学应该是嘲讽者、批评者,不能是现实秩序的吹捧者。

………………

本人编审的图书不少,独缺小说这个环节,因为写小说靠的是语言营造出的感觉,没有感觉的小说太多了。有人会说,我写的故事精彩,关键是故事不能裸奔,故事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来叙述。这里推荐下俺这两年责编的三本小说:《地河》《久违的芬芳》《灰色》和两本推理书~这是我和盛大合作的两本悬疑类小说(《诡异房客》《1/7生还游戏》)并接受了某家报刊的答疑解惑:

图1:

1.编悬疑小说和其他小说有啥不一样?

没啥不一样,主要是结构、语法、逻辑等方面注意一下。比如trump就像悬疑剧导演一样,大家每天看完一集都要猜下一集会怎样!

2.悬疑小说为什么受欢迎?

烧脑!

3.现在是这个题材文学最好的年代么?

应该是,日本开脑洞的小说一直长热可推测。

4.从编辑角度看什么样的作品算是优秀的悬疑小说作品?

逻辑,逻辑,逻辑。

5.ip开发买卖的红火会让这类型作品井喷么?

会!

图2:当然,还有一种力量,就是love~《久违的芬芳》(上世纪欧洲乡村爱情小说)就是描述这种力量与柔软的❤️故事,推荐一读的好书!

图4:本书真正最让人惊喜的还不是回答了许多我们从小带来的疑问,也不是带我们俯瞰了奔流壮阔的历史长河,而是作为一部官场小说的解读评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阳光正能量。

俺编审的这几本小说好在真与不做作,缺点可能就是不复杂,简单。严格意义上,文本信息量略小,可能与当下节奏不太匹配。这很难用好坏评价,但当代人说当代话总是应该的,否则别人会说,你不具备把握当下、体悟当下的本事。俺倾向于文从字顺、不平则鸣即美,偏于韩愈的路子……各人喜好不同,有人更喜欢有知识含量或智慧含量的东西,不等于别人的东西不好~淡极始知更艳~归于平淡即可,如同图5/6/7他们相濡以沫的真情(感谢父母入镜当书模)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淡极始知花更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