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監督就是使命。”

一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一觸即發,大半個中國都籠罩在病毒的陰霾中。這場戰爭的前奏太過寧靜,以致使人類在毫無準備之時,就被打了個猝不及防。湖北省成了重災區,其他省份也未能倖免,沒有硝煙的戰爭瀰漫著——人們開始恐慌:N-95口罩被搶購一空,酒精、消毒液頻頻短缺……這些都預示著,2020年的這個春節註定不再平凡。

年前情態還不算嚴重,人們只盼著能早日回家,好與家人過個幸福年。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在年三十那天,一家人終於團聚,可意外總是來的太過突然——當時我們一家人正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這時父親接到單位來電:有例肺炎疑似病例,正在確診中,急需成立發熱門診,身為總務科主任的父親,需迅速趕到醫院,調動人員開始佈施。父親遂急起身,母親趕忙攔住他詢問原因。得知情況後,我們臉色都變了,“不行,你不能去。你剛做完心臟病手術不久,這一去不知啥時候才能回來。醫生說讓你切記勞累,萬一累出問題了,可咋整?這病你又不是不知道,傳染的多快!有多可怕!你本來免疫力就不好,這一去,萬一沾染上了,我們可咋活?不行,我不同意你去!”

母親說著眼眶就紅了。“我只是去建個發熱門診,怎麼會那麼輕易染上肺炎?況且現在只是疑似,還沒有確診,你別操心了。我又不動手,只是去調動人員,身體能吃得消,你放心,我這身體我瞭解。再說,我不去了那門診咋建,誰不想在家裡吃頓好飯?”

母親想說點什麼反駁的話,好打消他這個念頭,無奈實在找不到什麼理由,只得訕訕地放開了手,“那……好歹吃幾口飯再走啊……我怕你餓著。要走就走吧,我們在家等你,早些回來。”“沒事,吃飽了,走了。你們別等我,到點了就睡。”直到門關上的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卻又不禁胡思亂想起來:萬一那個人就是肺炎呢?萬一父親被感染了呢?萬一父親被隔離了呢?……一系列可怕的念想侵蝕了我,母親見我面露愁色,猜出了我的心思,只能安慰我“相信你爸,他不會有事的。零三年,醫院收了幾個非典病人,你爸那時還是醫生,我和他都被派去了隔離病區,那時就沒見他怕過,還是最積極的,咱不用操了。”

嘴上是這麼說的,但她終歸放不下心,安頓好家裡後,就去醫院了。第二天早上母親打來電話:疑似病例已被確診,父親正在開會,他們身體無恙,讓我們別擔心。我們懸著的心卻始終無法放下,但身為醫護人員的子女,我們只能妥協,支持他們,為他們祈求平安。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漸漸習慣了父母的早出晚歸,父親的面頰也有所凹陷,我們不忍如此,但也無可奈何。醫院後勤的一切事物都由父親管理:從發熱門診的設施問題,醫療器具,消毒用具到隔離病區醫護人員的飲食、日常用品……都由他負責。不禁想起以前有人調侃他管的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現在看來,小事也好大事也罷,正是因為他們這些後勤人員盡職盡責,為一線戰士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障,做好了嚴密的防控工作,戰士們才能全心全意奮戰沙場!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在我們大力讚揚醫護人員的同時,還有一批先行者,他們也在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在一線上有所作為:警察如此,醫院後勤人員也如此!

病情越發嚴重,情態越發嚴峻,那一串串揪心的數字,讓心情無比沉重。老人,孩子和溫暖的陽光,被窗戶上一層薄薄的玻璃阻擋,這個冬天如此漫長……往日的車水馬龍早已不在,只落得一片冷清,透著一絲哀楚與彷徨。彬州徹底失了繁華,街道變得格外寬敞。人們足不出戶,一家老小坐在家裡,被電視裡奔赴一線的英雄衛士感動著;為武漢人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祝福著;為祖國上下團結一致攻克疫情欣慰著。

2020年是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第一年,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澳大利亞的火災,東非的蝗災,美國的流感,中國的肺炎……人們已無力承受。但萬事開頭難,終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都說2020年的高考生不易,他們生於非典考於肺炎,面對著種種壓力,卻未有絲毫懈怠,在逆境中拼搏和努力;初三的學生們也銳氣難當,(曾幾何時我還在竊喜自己不是2020年的中考生)他們的勇氣和毅力是我不曾有的。在此我為他們提筆加油!“加油!不要分心,你們要相信,疫情終將過去,你們的身後是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

疫情愈兇,我們中華兒女團結的熱血愈加凝結。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場戰役終會以人類的勝利告終!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春來了,武漢的櫻花也就盛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