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這個方法,你也能成為寫作高手


堅持這個方法,你也能成為寫作高手


01

我們大多數人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我既想要提高寫作能力,但是又不認識牛人,請不起專業的導師,那怎麼辦?

美國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早年受的教育水平很有限,能夠寫出通順的句子就了不起了,但他又很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富蘭克林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本名叫《觀察家》的雜誌,他發現雜誌中的文章質量非常高,特別希望自己也能寫出那樣漂亮的文章。

但是他又不認識這些優秀的作者,給他反饋。那怎麼辦呢?

他就去模仿這個雜誌中文章的寫作方式,最開始是他去模仿,他們怎樣措辭呢?如果我自己寫這句話怎麼寫,我寫的方式和他比較,他的好還是我的好,為什麼人家的會更好…

在用詞提升之後,他還是感覺文章哪兒不對,就注意到,原來自己的文章的謀篇佈局和結構邏輯也不對,所以他又把觀察家雜誌上的文章段落打斷,自己重新梳理,自己寫文章會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人家作者為什麼有不同的順序呢?…

在他不斷的揣摩和研究下,富蘭克林成為了美國曆史上最受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窮查理智慧書》以及後來的自傳都成為了美國文學史中的經典案例。

富蘭克林就在沒有導師的情況下,通過研究高水平案例,分析他們可能成功的原因,然後自己刻意地,反覆訓練,不斷改進技能。

哈佛商學院的MBA案例教程的有效性也證明了這種訓練方法的有效性。

吳伯凡老師說:第一次看到富蘭克林這種學習寫作的方式, 覺得非常的笨拙,沒有比這個辦法更笨的了;但是後來仔細想想,發現雖然這種方法看起來很慢,實際上是迅速學習、快速掌握的方法。

它暗含了學習的本質,即不斷打破學習者的平衡,跳出所謂的舒適區。

重寫文章,立即打破了很多人幻想自己在學習的狀態,面對白紙、面對空白的屏幕,你騙不了自己,寫不出來是不爭的事實。

富蘭克林寫作方法是直達學習本質的寫作訓練法。

02

那麼,如何使用“富蘭克林寫作法”?

一是從喜歡的作者的書或者優秀文章中挑選出覺得特別出彩的一篇,剛開始練習時文章不宜過長,或者節選其中的幾個章節;

二是隻字不差地閱讀幾遍,從作者的視角考慮行文脈絡,摘錄核心內容、觀點,最好加入個人理解和體會;

三是合上書、關閉文章,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開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重寫此文,這個過程一定會遇到寫不來的問題,沒關係繼續回憶、繼續寫,寫不來翻看原文,重複這一步,直到文章全部寫出來,與原文對照,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地方沒有get到作者的意思。

四是重複第三步,但是接下來你會覺得輕鬆許多。

03

我使用了這個寫作心法23個月,有一些小小的心得:

首先,把文章的邏輯、核心觀點梳理的更清楚了;

其次,重寫(大部分是用鍵盤敲了一遍)過程,加深了句式、用詞和段落安排的印象,原來羅胖是這樣寫的,而我呢?是不是要差很多呢。

第三,鍛鍊自己的耐心,重寫需要挺長的時間,而且沒有明顯的效果,但是我們知道它一定會正在發生效果。

第四點比較重要:重寫時候,看到某個好的句子,會迅速與自己知識體系發生鏈接,突然很想表達。

不管是贊同還是反駁,一旦你發表自己的感慨、觀點,這個知識點就成了你知識結構中的一部分。

學習要有自己的知識賬本,新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知識賬本中,加以驗證和思考,然後變成自己的東西。

最後一點是當體會到好文章之後,自己寫作會不自覺地模仿,它的結構、句式和佈局等,而且會潛移默化的掌握各種寫作套路。完全靠自己摸索,時間會很長,而且效果反而不理想。

04

看過《刻意練習》的讀者都會有一個深深的執念:

我如何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某個行業的頂尖高手?

刻意練習真正訓練的不是技能,不是速度,是我們的“心理表徵”。

願你,也能通過長期的刻意練習,掌握富蘭克林寫作法,成為寫作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