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至2023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table> 力爭至2023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被認定為省級高新區。

/<table>

日前,省政府印發《關於同意認定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認定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清遠華僑工業園)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清遠英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的省級高新區政策。

通訊員 陳參選 龍輝宏

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創新型產業集群

《批覆》提到,清遠英德高新區規劃面積為1148.7367公頃,範圍為東至橋頭鎮五石村,南至東華鎮文田村,西至東華鎮重新村,北至東華鎮東昇村。

《批覆》要求,清遠英德高新區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方向,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引領、綠色集約、開放協同、特色發展,積極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新興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同時,嚴格實施國土空間規劃,按規定程序履行具體用地報批手續;必須依法供地,以產業用地為主,合理確定配套設施、住宅用地比例,從嚴控制房地產開發,合理、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加強領導和管理,積極探索和完善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生態體系,努力提升清遠英德高新區發展水平,為廣東省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前身為清遠華僑工業園,成立於2008年,位於英德市東華鎮、橋頭鎮境內。2011年園區被認定為省產業轉移工業園,2015年共建方由佛山順德區調整為廣州白雲區,由“佛山順德(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改名為“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

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以晉級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契機,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著力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集聚創新創業資源,全面開放合作,完善政策保障體系,推動園區不斷實現創新發展。力爭到2023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65億元,形成1—2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2019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逾139億元

近年來,廣州白雲(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發揮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生態優勢,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為重點,以加快產業園區擴能增效為載體,全力推動園區建設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2019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39.09億元,同比增長14.5%;工業增加值26.92億元,同比增長9%;完成稅收約5億元,同比增長約53.16%。全園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

2019年,園區還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城鄉一體化建設資金,完成了清華園英華一區汙水主管網,清華園新材料基地配套區至中區汙水處理廠汙水主管網,清華園中區新能源基地、南區瀚和基地、東區橋頭基地自來水主管網、東華鎮及橋頭鎮園區基礎設施改造(一期)工程項目等投資約1億元建設工程的立項及施工圖設計,現啟動招標。

在環保方面,協助完成15家企業的環保審批,協助完成12家企業的環保驗收工作並取得排汙許可證,協助10家企業完成VOCs整治“一企一策”方案的審批並逐步落實整改;聯合生態環境局英德分局完成對化工企業雨汙分流情況的排查,制定園區環保巡查制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