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生預計破1000萬!命題難度會降低?題型會變嗎?

今年高考生預計破1000萬!命題難度會降低?題型會變嗎?

據國家衛健委公佈數據,3月10日,25個省區市新增確診病例為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積極向好趨勢的顯現,多地下調應急響應級別,部分地區明確開學時間。目前,國內已有貴州、青海等地區明確了具體的開學時間。為保障校內防疫,各地推出錯峰到校、錯時用餐、對返崗返校的教職員工進行核酸檢測等措施。

貴州:

高三、初三年級學生3月16日正式開學。其他學段、高中初中其他年級開學時間將視下一階段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後再行確定並向社會公佈。

山西:

全省高三年級按3月25日開學準備,中考時間原則上順延一個月。小學、幼兒園原則上在疫情解除後開學。 高校應屆畢業生按4月初進行開學準備。

青海:

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3月9日至13日陸續開學,初中原則上3月16日至20日陸續開學。

西藏:

各級各類學校暫定3月下旬開學,具體時間根據疫情發展進行統籌。

新疆:

高三、初三、中職學校畢業年級3月16日首批開學復課。

雲南:

3月23日,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3月30日,中小學其他年級開學;高等學校、中職學校按有關要求“一校一策”有序開學。

近日,針對疫情對今年高考安排可能產生的影響,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發佈會上提到,今年高考考生人數預計過一千萬,他們的出行情況是否有可行的方案有待評估。

相信現在有很多同學繼續暫時無法開學,現在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就是:

什麼時候開學?高考會不會推遲?高考形式會有變化嗎?綜評和強基還能報名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教育部的最新權威解答!

高考是否還會推遲?

針對疫情對今年高考安排可能產生的影響,近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說,教育部目前正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的情況,綜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對考試組織工作的影響。

翁鐵慧表示,教育部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

1.與有關部門及地區會商研判疫情發展情況,研判疫情走勢;

2.正在組織專家評估疫情對考試組織、考場防疫、交通出行的影響。今年高考考生人數預計過一千萬,他們的出行情況是否有可行的方案有待評估。此外,命題制卷也需要考慮將命題老師集聚在一起的防疫措施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無論出臺什麼樣的方案,都必須要全力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3.最近也瞭解到高三的學生以及家長特別關切高考方案的問題,教育部將穩妥審慎研究今年的高考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安排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命題有什麼變化?

考向1:基礎性:強調基礎紮實

高考關注主幹內容,關注今後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因此要求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掌握紮實牢靠,只有根深方能葉茂。

考向2:綜合性:強調融會貫通

高考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既包括同一層面、橫向的融會貫通,也包括不同層面之間的、縱向的融會貫通。

以必備知識為例,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處於整個知識網絡之中。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之間緊密相連,形成具備內在邏輯聯繫的整體網絡。

考向3:應用性:強調學以致用

高考命題關注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相關的內容。避免考試和生活學習脫節,堅持應用導向,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素養去解決實際問題。

考向4:創新性: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高考關注與創新相關度高的能力和素養,比如獨立思考能力、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

考查學生敏銳發覺舊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

考查學生進行新穎推測和設想並周密論證的能力;

考查學生探索新方法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勇於擺脫思想的束縛,大膽創新。

考向5:2020年命題如何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試卷中應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礎性試題,引導學生打牢知識基礎;

試題之間、考點之間、學科之間相互關聯,交織成網,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查;

使用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素材,鼓勵學生理論聯繫實際,關心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蘊含的實際問題,體會課堂所學內容的應用價值;

合理創設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善於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得出新結論。

重點提示:在2020複習備考過程中,大家一定要避免將高考評價體系中的考查要求與具體試題機械綁定。比如,新時代的高考重點考查學科核心素養,這一考查目標應該通過試卷的整體設計來實現,而不是機械地落實到某一道試題或某一類試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