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春天」脫貧攻堅進行時隴南系列報道之七趕著毛驢奔小康

【那山,那水,那春天】脫貧攻堅進行時隴南系列報道之七

趕著毛驢奔小康

「那山,那水,那春天」脱贫攻坚进行时陇南系列报道之七赶着毛驴奔小康

任家溝村養驢場,村民王跳跳正在收拾圈舍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韋德佔 文/圖

“這驢渾身是寶,我們準備趕著毛驢奔小康呢!”隴南市宕昌縣新寨鄉黨委書記權劍南說。

新寨鄉山大溝深,立地條件差,脫貧攻堅任務重。發展啥產業才能帶大家脫貧致富?權劍南的眉頭皺成了“川”字。

走訪新寨鄉各村時,權劍南發現,新寨鄉的村民有傳統養驢的習慣,驢與其他牲畜相比疾病少、易養殖,而且全身是寶。權劍南靈機一動,“那就養驢吧!”

就這樣,2018年10月,新寨鄉開始試點養驢。

“由於自然地域限制,我們在具備養殖條件的小莊村、瓦舍頭、明上灣、范家那4個村修建了養驢場。一開始養驢300頭,2019年養殖規模已達3032頭。”權劍南說。

「那山,那水,那春天」脱贫攻坚进行时陇南系列报道之七赶着毛驴奔小康

飼養員給驢添草料

為了提高村民“散戶”養驢的積極性,任家溝村成立了新盛達阿膠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驢場擴建到了10畝。

“合作社通過託管養殖的形式,使養驢產業輻射全鄉24個村,帶動全鄉貧困戶共計763戶2879人。”任家溝新盛達阿膠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平寶說。

楊平寶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每頭驢成本8000元左右。經過一年的餵養,每頭驢能夠達到淨肉150公斤以上,每公斤驢肉市場價70元,驢肉出售10500元左右;驢皮還可以單獨出售,以每公斤50元來算,每頭驢的驢皮大概有20到30公斤以上,光驢皮可以出售1000多元;奶驢產完崽後,每頭奶驢年產奶50至60公斤,每公斤30元,驢奶收入有1800元。也就是說,一年後,一頭驢的價值是13300元。

言及此,一旁的權劍南搶著說:“預計今年出欄2000頭,純收入可達600萬元左右,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啊!”

「那山,那水,那春天」脱贫攻坚进行时陇南系列报道之七赶着毛驴奔小康

圈舍裡,一頭頭驢精神抖擻

為了打開銷路,新寨鄉還在宕昌縣城開辦一家滷驢肉實體店,一邊進行零售,另一邊還給縣城酒店供應餐飲。此外,幫扶單位省信用聯社在全省信用社關聯單位大灶上作為消費扶貧銷售真空包裝的驢肉產品,並在正大集團甘肅區蘭州25家便利店銷售驢肉系列產品。旅遊旺季時,在官鵝溝、大河壩景區遊客中心作為旅遊特色產品,向遊客進行銷售。

為了延伸整條產業鏈的附加值,新寨鄉與蘭州佛慈制藥廠、天水聶友仁岐黃藥業初步洽談主要銷售驢皮,並計劃進行驢肉產品深加工、驢奶粉、驢骨粉、阿膠粉、驢鞭等系列保健產品。

現在,權劍南常常去產業基地看驢,看著一頭頭精神抖擻的驢,他眉頭上緊鎖的“川”字慢慢舒展開來,“養驢產業能做一篇大文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