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滯留旅客過得怎樣?人民日報記者實地探訪

神農架滯留旅客過得怎樣?人民日報記者實地探訪

海拔逐漸升高,地勢起伏愈發明顯,山路兩邊的山坡出現了積雪。這裡是平均海拔1700多米、被譽為“華中屋脊”的湖北神農架林區。

春節前夕,前來滑雪和旅遊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疫情發生後,當地交通緊急管制,滑雪場和景區關閉,一批遊客不得不滯留當地。他們過得怎麼樣?日常生活能否得到保障?記者來到神農架林區木魚鎮實地探訪。

木魚鎮緊鄰神農頂、神農壇、大九湖等景區,是神農架林區重要的旅遊集散地,主幹道兩旁,酒店、民宿和農家樂等隨處可見。在一家民宿門口,記者碰到兩名遊客,他們來自湖北荊州,已在當地滯留一個多月。

神农架滞留旅客过得怎样?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

“我和朋友1月22日來到神農架,準備第二天一早上山滑雪,當天下午就接到通知,所有景區暫停營業。”荊州沙市中學高三學生小朱說,聽到消息後,他和同伴趕緊聯繫班車司機,但被告知因道路封閉,可能回不去了。無奈,小朱只得和同伴返回住地。

同樣滯留當地的,還有來自武漢的小馬一家。“我們22日晚上出發來景區,半路上聽說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回不去了,只能往這邊來。”小馬說,鎮防疫指揮部的工作人員給他們做了詳細登記和體溫測量,並請他們在所居住的民宿就地隔離觀察。

木魚鎮黨委書記劉賢武說,木魚鎮是林區最早實行全域封閉管理的鄉鎮之一,200多名外地遊客滯留在這裡,“我們連夜研究制定解決方案,決不讓一位滯留遊客受委屈。”

神农架滞留旅客过得怎样?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

1月26日,木魚鎮緊急召回休假幹部,部署防控任務,200多名黨員幹部、醫療人員、公安幹警展開摸排,與遊客結對聯繫負責。

“我們採取生活物資定點定時採購配送,黨員幹部專門對接聯繫,每天上門測量體溫,發放生活物資,每天兩次全域消毒。”木魚鎮副鎮長朱貽亮說,愛心人士捐贈的蔬菜、水果等物資,也優先分配給滯留遊客。

考慮到小朱兩人都是學生,身上沒多少錢,木魚鎮防疫指揮部為他們提供了免費食宿,每天安排專人送飯、測體溫。而對於小馬一家五口,除減免部分住宿費用、提供送餐等服務,當地還安排醫生負責監測身體狀況,採集咽拭子做核酸檢測。

神农架滞留旅客过得怎样?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

在木魚鎮木魚村委會門口,兩名“紅袖章”正忙著從車上卸貨。記者上前打聽,他們是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職工,從2月8日開始,就下沉到社區開展崗位值守、入戶摸排、巡邏勸導等工作。“前天開始,防控措施進一步升級,超市只接受團購,我們倆就負責給社區居民和滯留外地人員購買生活物資和日用品。”木魚管理處綜合辦幹部龔斌說。

在當地買不到的生活物資和藥品,鎮裡則安排專人負責去外地採購。“我們彙總居民的需求,開車到松柏鎮、興山縣等地方採購奶粉、尿片等母嬰用品和藥品,確保老百姓急需的生活物資不斷供。”木魚鎮社會事務辦主任俞巧說。

據瞭解,神農架已有序關閉全區有集體聚集功能的公共場所及景區123處,核實區內有滯留遊客231人,分散在25家賓館。截至3月6日,已分批次安排90人有序離開,還有141名滯留遊客被妥善安置在指定的14家賓館內。

“考慮到外地遊客滯留時間長,經濟壓力較大,從3月5日開始,他們的食宿全部由我們負責。”劉賢武告訴記者,鎮裡設計了南下和北上兩條線路,一旦周邊交通恢復通行,便立即組織車輛將他們送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