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保險行業怎麼看,有多少人現在願意從事保險行業職業?

緣起2020


保險行業有句名言:“

保險是賣出去的”。通常保險都是處於買方市場,服務意識對於保險行銷至關重要。通過服務,可以增加保險的附加值,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保險職業道德的中心思想和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服務從而達到客戶與公司利益的雙贏。

“保戶至上,忠誠服務”是保險從業人員正確處理與保戶之間關係的基本原則。“保戶至上”的要求是保險從業人員處理與保戶關係時,要自覺對地把保戶放在第一位,尊重、維護保戶的合法權益,竭誠為保戶提供一流的服務,追求高質量、多層面、全方位的優質服務體系。保險從本質上銷售的是一種未來的承諾,是一種潛在的服務。保險是一個買方市場,保險產品是需要客戶選擇購買的,保戶是保險公司的“上帝”,是服務的對象。“保戶至上,忠誠服務”是保險從業人員基本的職業職責。

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一切職業道德的先決條件。任何職業道德都需要從本行職業的社會責任出發,是從業人員在履行本行職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培養和建立起相應的職業志向、職業責任、職業紀律和職業意志,行成本行職業的思想情操和行為習慣,達到一定的道德境界。“愛崗敬業”是指職業志向,其實質是職業理想。是指每個職工做好本職工作的思想基礎,也是人們進行職業道德品質修養的思想基礎。理想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職業理想可以明確人們的前進方向,激發人們的聰明才智,陪養高尚的職業道德風尚和道德意志。“愛崗敬業意識是保險職工主人翁精神的體現,如果沒有為保險事業獻身的職業志向和敬業精神那就談不上為保險事業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忠誠服務。所以,熱愛保險事業應當成為保險職業道德的起碼條件。

要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發揚風格,同心協力。保險公司本身是一個團隊,有外勤人員負責銷售,由內勤人員提供業務支援,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全體人員的協同努力。員工在經營中要相互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

2.互敬互

愛,積極進取。保險公司應該致力於建設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鼓勵內部競爭,為員工提供職業上升空間。

3.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保險業務員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學習是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力的根本條件,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根本途徑。


東方上院


首先,看到您這個提問,我是非常詫異的,呵呵,可能您是對保險的瞭解不多吧,也可以理解。我是一個從事保險行業12年的老保險了;大學一畢業,就由於工作原因到綿陽出差,4月底回來廣州,5月12日就發生了那次震驚中外的大地震;正是這次巨大的自然災害讓我對保險產生了很大興趣,於是就踏入這個行業,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已經將保險當做是我的事業來做了。

在這十幾年的過程中的確經歷了很多人白眼、不理解,當然更多的是客戶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很多不認可的人逐漸認可,而且也很多客戶最終都成為很好的朋友。其實並不想像其他的保險從業人員那樣去吹噓這行業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充滿愛和社會責任,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是充滿愛和責任,都是在為人服務。保險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轉嫁風險的金融工具,車為什麼有備胎呢,就是為了防止半路爆胎嘛;車為什麼要買車險呢,就是因為車一旦出險造成的損失往往是普通的個人無法承擔,需要保險來轉嫁;為什麼每個人找工作首先要問有沒社保,其實大家都不傻。

時代發展到現在,全國的老百姓對保險的認識和接受度已經很高了,尤其現在信息資訊高度發達,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場疾病或者意外事故,導致家庭經濟陷入泥潭深淵,家庭支柱變成家庭包袱,小康之家變成小糠之家,以前聽都沒聽過的癌症似乎比以前更多了........這個時候尊嚴已經一文不值了,只有錢才能解決問題。而提前準備的保險就能很好的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風險。

未來保險的發展必定是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十幾年前,人們說從事保險的都是沒學歷的、下崗的、在原來單位混不去的,但是這些已經在慢慢發生改變了,因為未來的客戶群體都是高素質的,所以只有高素質的、專業的保險從業者才能在這個行業脫穎而出留存下來;未來的保險從業者不會再是人海戰術,而是精英化路線。

所以,想要挑戰自我的話,可以來嘗試下哦。



奕衛小保


去年,銀保監在其官網公佈的2019年1月至5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顯示,前5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1854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原保費收入1.7049萬億元,財產險原保費收入0.4805萬億元。根據經營情況表,前五月原保險賠付支出5252億元,其中,人身險賠付支出2807億元,財產險賠付支出2445億元。

相比於加拿大、美國、日本等保險強國,我國的保險數據看似已經成為了保險大國,但其實對比一下數據就會很直觀看出我國的人身險理賠率並不高,甚至一度處在畸形發展時代。大多是因為錯誤的配置和保險理念的扭曲,很大一部分“保民”都把保險當做理財“保本”的一種工具,導致人身險保費中有非常大一部分都是兩全險和終身壽險,這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作為普通家庭保險配置的首選,就是本末倒置了,因而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僅僅是“保費大國”,還遠遠不是保險強國。

不過像提問者問到的關於保險行業的從業問題,疑似帶有偏見?這個鍋應該由我們觀念裡的所謂大公司的代理人制度和對應的營銷模式直接來背吧?

保險的本質是槓桿型消費或強制型“儲蓄”,保險是合同商品,保險公司受銀保監會的監管和《保險法》的約束,國家政府多次大型會議中都反覆強調商業保險的重要性。買保險,本身永遠不會被坑,只有買錯了才會被坑,所以一定要控制預算,關注配置。


保家衛國丨


怎麼看保險行業?我沒有從事保險行業,所以我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來談談對這個行業的看法:1.保險的種類很多,有財產險、人壽險,重疾險等等,本人只是每年買了個車險,因為這個對於有車族來說很有必要買。2.保險的過度推銷讓人反感,很多次接到自稱某某銀行的人員來推銷各種各樣的保險,而且一說就感覺停不下來,很多次都是我強掛電話。3.保險的合同太長,有很多條款外行人根本看不懂。4.保險行業的整體信譽還不夠好,特別是總是時不時出現某某保險公司以各種理由拒賠保險購買者的新聞,保險行業不是很規範。

是否願意從事保險行業?不願意,理由如下:1、在我們國家,人們買保險的意識還不夠強,願意主動買保險的群體不多。2、保險行業還不夠規範。3、保險的營銷人員和出險人員各自為政,營銷人員最大的動力是每個月的出單量,保險提成,出險人員最喜歡乾的是想方設法降低賠付額度,因為超出了一定限度也許獎金就沒有了。

最後個人看法,又不對的地方多多批評指正!


傑一克拉


由於人們對保險的誤解和偏見,保險業務員老百姓不喜待見,這幾年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增強,保險業確實也好多了,正確說,其實壽險和車險都一樣重要,大多數人們對車一年買幾千元保險能接受,對自己一年交幾千壽險就捨不得了,不管車險壽險都是以防萬一,很多人都說保險騙人,保險公司有銀保監會監管,不會騙人,騙人的是個別業務員,為了業績,誇大保險優點 ,哄騙客戶簽單,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好多客戶交了十幾年都不知道自己買的什麼險。保點什麼,所以奉勸業務員用專業知識為客戶設計適合的險種 做保險誰也做不了一輩子,但是你得活一輩子,誠信第一,不要以後讓客戶想起來就罵你,讓客戶想起來說,這是誰誰給我推薦的保險,這份保險可交對了。這才是保險業務員的最高存在價值。

附一份車船使用稅費率表,喜歡的收藏



綠川雨如煙


保險行業現在的爭議點很多!

首先,客觀的說保險這種本身其實是非常好工具和有必要的行業.

從商業角度講保險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甚至某種程度來說是無本萬利.

從購買保險的客戶的角度講,可以用有限的資金確定未來不確定的風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了保險配置,就可以無憂無慮的動用其他資金投資創業消費等.

但是對於不瞭解自己需求的客戶來說,購買了一堆沒有的保險產品反而會損失金錢起不到以防萬一的作用,凡事分兩面看,有些保險推銷員自己業務也不專業,自己為了完成任務買了一堆沒用的保險產品還推銷給別人買,所以社會上對保險的偏見越來越多.

據我所知,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門檻低以及保險公司那種誘人的等級分成,上升空間也很大,如果夠努力夠上進還是很有前途的.

當然,保險銷售是為了完成業績胡亂給客戶塞產品,還是真心實意去為客戶著想推薦合適的保險,這個就全看個人的價值觀了,什麼行業裡都有好壞之分。全憑自己



仁野君


保險行業分階段:

第一階段,十年前,誰提起是賣保險的,肯定是騙人的,誰從事了保險行業,都跟傳銷一樣,先從自己人下手,買一堆保險,他自己提成豐富,眾多人都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第二階段,近三五年來,保險已經走入千家萬戶,特別是車險,農業險等這些立竿見影的保險,讓很多人開始相信保險,比如車壞了真可以不掏錢修車,比如莊稼死了有保險,比如農村電車丟了可以賠。比如農村家裡養的豬死了也可以賠償,這些都要感謝政府,政府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一系列惠農政策,讓保險在大家心目中有了地位,有錢了富有了都想買份保險!

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接受呢?原因有二:一,從業人員不穩定,流動性大,沒有提供專注服務,都是哪個提成高賣哪個,不管效果好不好,一般壽險重疾險都是很久才有可能賠償,到賠償時候你已經找不到人了。二是很多沒有實力或者有些險種收益高但是需要扣字眼,比如前段出現笑話的保險,人死了,沒有賠償,原因是你沒有治療夠90天,這類公司比如某安的最多,比如我買的太平的一份住院醫療,他說醫保內報銷,這個沒看過病的或者沒用過醫療險的大多不太清楚啥醫保還分內外,我20多歲買的也不清楚,交了三四年了今年住院花了11000,公司的社保報銷8500,然後我想著還有3000我有保險,每天還有補助,等太平報銷出來了只給了900,我當時懵了,我都每年交三四千,怎麼報這麼點,我問明白了才知道當時我選的醫保內,所以這種扣字眼的一定注意保險公司就是知道大家都不讀合同內容,所以保險很難!!!

提個建議,有個某監會應該對這些摳字眼兒玩文字遊戲的險種強制下架,對於出現這樣的情況嚴懲保險公司,以免出現人死了還賠不了的尷尬無助的結果!!!


大鄭州漂流


以前的年代賣保險只要會說話,不管學歷高低都可以進,門檻相當的低,後來找工作了家裡人告訴我別去保險公司,保險都是騙人的,後來換工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萬般無奈之下去了保險公司面試,人家只說是給送發票送報紙做保單服務,被“哄”進去了,後來才知道是要做業績的,雖然剛開始做業務很艱難,家人親戚不理解潑冷水,同學不看好,但也硬撐著堅持了下來,後來不斷地參加各種培訓以及保險業高規格的CMF保險精英圓桌會議、全世界的保險精英最高的榮譽MDRT,越來越發現,現在的保險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是一個越來越專業化的行業,而且很明顯的感覺到那些在臺上授課的老師們不僅各個都是業務精英,而且都是大團隊長,可能他們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和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一樣只是為了掙到收入,但後來在獲得收入的時候,不斷提升了自己的個人能力,心理素質,講授能力,還收穫了榮譽和人脈,拓寬了眼界,實現了自我的價值,雖然我現在還遠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但一直堅持在路上。


QY彼岸花開


下面有位回答的人兄,說了句大實話,有多少人是自己來保險公司的?我們入保險公公的時候,培訓班20幾人,只有1個說是自己覺得保險好,自己報名的。被忽悠進來的舉個手?(老蔥先舉一個✋)

1、能堅持下來的,主要是打心裡認同保險的,有業績的,能養活自己的。

2、另外就是有團隊,不受經濟壓力的困擾。

3、而堅持不來的,賺不到錢,吃不起飯。

所以處於擇業的角度,作為過來人,希望你考慮清楚,

1、這個行業,沒有你想像這麼風光,你必須全力以赴。

2、你要跳出舒適圈,做很多你不適應的事。你要有心理準備。

3、做好經濟上的準備,這個行業沒有底薪,做多少全靠自己。

4、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這個行業不是讓你要不賺快錢的行業,錢來得越快,有可能未來惹的麻煩越大。

主動做保險的,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業務員。因為只有想通了做保險的意義,才能走得長久。


老蔥識風險


保險這個行業怎麼說呢,保險行業的前景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每個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保險,並且我們的需求也會不斷攀升。

有很多人感覺保險的入職門檻很低,沒有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從事保險,可是當你瞭解之後就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經歷:當你有想法從事保險行業時或有求購保險的時候,就會有人不厭其煩的為你解疑答惑,拉攏你從事保險行業或其所推銷保險公司的保險,最後讓你整的不厭其煩.......對保險的看法就增加了許多負面情緒!

希望從事保險這個行業的人,一般就是有很多的閒散時間,想找一個副業,去掙個零花錢。這一類人一般寶媽是主力軍

寶媽是想給小寶掙點奶粉錢,替寶爸減小負擔!為寶媽點贊!還有一個主力軍就是業餘時間比較充足的其它工作在職人,充分利用時間,另為自己生得一份財富也為她們點贊!

但是從事這個行業能長久做下去並以此有穩定收益的,大多是財經專業類人員,有很廣的人脈,和與人交流溝通的文化基礎。她們的業務一般都針對團體業務(公司或者用人單位),有些人的收益也是很可觀的。所以大家因人而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