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在地震、戰爭、傳染病等重大災難之後,人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對各類商品的選擇會出現明顯的傾向性改變。”

這是上個世紀末,英國學者埃蒙·馬丁提出的“後災難消費心理學”的觀點。正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雖然尚未結束,但我們的消費傾向和心理已經發生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對房子的態度。

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此前,一張題為《這次疫情給了我們八個提示》的圖片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第一個建議就是——能買房的時候,別猶豫,特殊時期,房東不租給你,酒店進不去。

對在外打拼的人來說,沒房叫“返程”,有房才是“回家”。

除了這些直觀體驗外,從理性來看,現在也是購房好時機。


疫情下,樓市正迎窗口期


首先,政策刺激。

這兩年,房地產政策持續收緊,但今年市場卻頻現利好。

2月17日,央行下調1年期MLF利率至3.15%,相比之前降低了10個基點;2月20日,5年期LPR為4.7%,比上一期下降0.05%;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4.8%降到4.75%,這意味著房貸利息要變少了!

不僅如此,全國各地樓市政策接連出擊,購房出現轉折點。

其次,地價上升期。

新年以來,瀋陽幾場土拍頻頻拍出區域最高價。

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先是15家房企搶北皇姑,中南頂價5400元/㎡摘得北四臺子地塊,半年時間北皇姑地價上漲近千元。

接著,龍湖9050元/㎡競得鐵西建業路南地塊,億茂最高限價10600元/㎡競得富工一街3號地塊,鐵西掀起小高潮,這近乎是區域最高價。

此後,渾南接力殺出新地王,16家房企競拍新市府雙瑞北地塊,華潤以總價20.19億元競得,摺合樓面價達11800元/㎡,這是渾南有史以來拍出的最高價。

疫情下,瀋陽土地市場熱情不但沒減,還異常高漲,而這正是房價新一輪上漲的信號。

再次,城市經濟環境持續向好。

繼2019大佬陸續重倉瀋陽後,3月初瀋陽“雲簽約”2672.5億元。這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進軍瀋陽不能再等了。

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城市上升期,置業好時機。眾多利好告訴我們,當下是瀋陽置業正當時。


疫情,改變的購房邏輯


在疫情的“試金石”下,我們明白了房子好與壞的重要性。疫情,改變了我們的購房邏輯。

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此前,我們寫過《戰“疫”持續 未來或將催生一波物業消費升級!?》一文,闡述了“好物業”是守護健康的重要防線。就像萬科物業,疫情下啟動了“最嚴”園區管控,甚至將暗訪的省長同志“拒”之門外。此外,萬科物業免費給業主派送各種防護用品,這樣的物業讓居住更安心。

其次,居住空間一定要大。據《賽拉維-助家戰“疫”大調查》統計,當下置業者更關注戶型的大格局優勢。南北通透、採光良好的戶型自帶“免疫力”,房間大、功能多才能宅得愜意。

第三,高端低密社區。高端的鄰居,讓居住更安全;低密的社區,減少傳染的概率。

第四,超大景觀園林,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美景。

第五,良好的增值能力。超高的性價比,超預期的升值空間才是好房子的標準。

綜上所述,推薦看看信達萬科城!

其一,萬科物業。疫情時的突出表現是每個日常用心服務的點滴積累。關於萬科物業,江湖都是它的傳說。

其二,35%超高綠化率。整個園區被規劃成德式風情主題花園,針對不同年齡段業主,提供專屬活動空間,將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每位業主。

疫情下的買房邏輯:能買的時候,別猶豫

其三,生活配套齊全。家門口的生鮮超市、游泳館、健身房、南寧幼兒園,V盟薈為業主打造休閒、健身、購物於一體的配套體系。

其四,全明通透戶型。項目在售裝修洋房產品,125~140平全明戶型,保證了居住的舒適和健康。

其五,新市府板塊。周邊機關、高校林立,圈層較高,保證了彼此生活的舒適性。

其六,未來空間。新市府地價已達11800元/㎡,新品入市高層均價必達20000+,洋房價格也要23000-25000元,而信達萬科城裝修洋房在15000元/㎡左右,差額即代表了未來的空間。

此外,目前在售產品還包括準現房,可以即買即住,對於改善型客戶降低了換房難度。

以上選房標準是疫情下的人居思考,更是消費升級時代的優居標準,疫情只是將這些需求的迫切性放大而已。

“核心城市+主流地段+優質產品+合理價格”,四位一體,永遠是好房子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