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在上個世界三十年代前,重慶城區範圍非常之小,髒亂差的重慶城區,根本與一個現代化城市相差太遠。如此一個小小的城區卻容納下了近30萬人口,導致人口密度極大。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潘文華外號叫潘鷂子身手了得,登房上瓦都如履平地,就連兩丈高的城牆也可徒手攀爬。被譽為天生的軍事奇才文華在出任重慶督辦期間,為重慶的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功不可沒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入主重慶後,拓寬城區開闢新城就變成潘文華迫在眉睫的首要事情。重慶舊城區要開闢新城,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通遠門。

通遠門是重慶城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通遠門外又被稱為棺材山,長久以來都是作為重慶舊城區人必備的墳地之用,要想由此開拓新城,那就必須遷墳。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重慶當時還有很多袍哥人物,脾氣火爆,動不動就要拼命。遷墳這種事,即便放到今天,也不可能隨口就答應,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

作為征戰沙場的軍人,潘鷂子潘文華的身份可不是吃素的。對付這些耍橫的,潘文華知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那就是隻有比他們更橫。潘文華下令:誰要是敢阻攔遷墳,那就只有拿槍伺候了。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在槍桿之下,一切都好解決,用檢杆子逼著人遷墳工程完工後,重慶城區面積擴大了好幾倍。修路的問題就成了另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被迫開埠多年的重慶已,在城區內卻沒有一條公路,全都是一些狹長的步道。在開拓新城的同時,潘文華在重慶主城區規劃了城區內三條主幹道。一條位於城中心,另外兩條分別沿著長江和嘉陵江。

城中心區域的主幹道,從七星崗到兩路口,經過上清寺到曾家巖本有人提議將其命名為文華路。顯然潘文華不想如此高調,他就將城中心主幹道命名為中山路。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成為重慶市第一任市長的潘文華,特意前往德國參觀學習。在見識到地鐵這一新奇之物後,潘文華將德國地鐵專家請到了重慶,想在重慶修改一條地鐵。

不過,最終因為技術、經費等實際操作問題,沒有得以實現,但是那些挖掘留下的坑洞,都被改成了防空洞。

他用槍逼著人遷墳拓寬城區,修建城市幹道地鐵,潘鷂子功不可沒

潘文華選定了城區最高處的打槍壩作為制水區,而大溪溝觀音梁作為起水區,利用天然的山地落差進行供水,滿足了市民對飲用水的需求。然後他果斷接管了之前的電力公司,建立起了新的發電廠,實現了滿足重慶城區全城供電。

除此之外,潘文華還回了王家沱日本租界,協助創辦了重慶大學,修建了城區內的“中央公園”,還新建了電話所。

其他諸如消防、航運碼頭,甚至是公交車等現代化基礎設施,也都逐步得以實現,讓重慶這座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