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漢口北志願者」車隊長馬濤:有需必應 勇當物資運輸排頭兵

51歲的馬濤是卓爾漢口北的車隊隊長,他負責的車隊長期保障同事通勤,大家都習慣喊他“馬隊”。疫情爆發後,卓爾宇航的車間成為卓爾支援各地醫療物資的中轉倉,“馬隊”主動申請“借調”至宇航,駐點做起了搬運工。

近一個多月,他見證了一架架滿載防疫物資的飛機抵達,參與了一批批緊急物資的搬運,不時還化身倉庫管理員、貨車司機、叉車司機……“只要我會的,能做就都去做!”擁有30年駕齡的“馬隊”,精通各類車輛駕駛,用專業技能當武器,在卓爾支援抗疫一線的關鍵時刻,“馬隊”救了不少急。


「卓爾漢口北志願者」車隊長馬濤:有需必應 勇當物資運輸排頭兵


細緻入微 關鍵時刻顯身手


馬濤是地道的武漢人。2月2日起,他疾奔卓爾宇航倉庫,正式投入抗疫工作。


最初的10多天裡,11架滿載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等物資的飛機陸續抵漢。馬濤和同事們一趟趟趕往機場,清關、接收、卸貨、裝車,運回園區卸貨、搬運、清點、製表,再裝車送貨或等待醫院前來接收。馬濤初來乍到就攬下不少活。


「卓爾漢口北志願者」車隊長馬濤:有需必應 勇當物資運輸排頭兵


多年的安全駕駛讓馬濤形成了一絲不苟的工作習慣,做抗“疫”志願者時,他細緻的工作風格讓許多同事印象深刻。每一批運抵倉庫的貨物,馬濤都會仔細檢查,逐箱逐件分門別類的擺放。如此細緻的擺放物資,是因為運送物資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他舉例說到:“就拿醫療物資中的口罩來說,型號很多,廠家也多,送去的目的地也不同。如果不進行分類,很容易裝貨出錯,最後導致送錯貨,這過錯就大了。”他補充道:“送到倉庫的物資,來源也不同,有的是公司自行採購的,有的是其他愛心企業捐贈的,每一份物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愛心,我們不敢疏忽。”


馬超是個“汽車迷”,平常熱衷分析各種車輛的機械構造和駕駛技巧。2月26日,三百多臺大型呼吸機需要送往醫院,機器太重,無法徒手搬運,要藉助叉車裝車。現場十幾名志願者面面相覷,沒有人會開。


「卓爾漢口北志願者」車隊長馬濤:有需必應 勇當物資運輸排頭兵


“駕駛模式大同小異,操作好遙感升降貨叉應該就沒問題。”坐上駕駛座,馬濤邊回憶以前的實踐經歷,邊快速查閱駕駛說明,嘗試著開了起來。檢查、起步、行駛、裝卸。經過幾次摸索,馬濤的操作逐步靈活起來,最終順利完成了大型呼吸機的裝車任務。


實時響應 哪裡需要去哪裡


儘管家住蔡甸區,每天往返宇航路程超過90公里。許多十分緊急的需求,不論多晚,他都會第一個響應。


2月6日晚9點,馬濤接到同事的電話,“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急需1100床棉被,先要去漢口北開臺貨車,再到區裡裝貨。”搬了一天物資的馬濤此時疲憊不已,聽到“方艙醫院急需”幾個字,他立刻提起精神準備出發。


“貨車我會開,馬上來。”工作多年,馬濤一直開客車,拿的是準駕車型最多的“A照”。面對緊急任務,他知道“專業武器”必須派上用場,病人的需求容不得等待。


驅車抵達後,現場沒有搬運工人,馬濤就和老闆一起裝。貨車最多隻能裝載700多床棉被,徒手搬了四個多小時的他顧不得歇息,拖著貨就往醫院趕。


3月3日,卓爾公益基金會向武漢13個區和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基層疫情防控組織捐贈防護物資,物資要求當天送到。因為當時運力有限,既缺司機也缺貨車,漢南、江夏、新洲三大遠城區很難由一人完成,馬濤主動站了出來,“新洲區我來送,貨車我來想辦法借到。”主動領下任務後,馬濤立即聯繫漢口北物流園負責人徐華峰借來一輛貨車。下午四點,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隔離服等防護物資全部分配完畢,貨車也已經準備好,馬濤順利出發,終於在晚上10點將這批物資送到了新洲區應急管理局。


自卓爾漢口北志願者隊伍集結以來,馬濤經常承擔許多零散、繁瑣的任務。既有協助財務開通外幣賬戶,也有前往工廠接收物資、跑醫院送材料。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做的事情很普通,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看見什麼就做什麼。”


夫妻同上前線 共同守衛家園


談及加入志願者隊伍的初衷,馬濤表示離不開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是一名社區服務人員,疫情爆發後,一直忙碌在一線,馬濤則在家中照顧80多歲的老親孃。


2月2日,馬濤看到公司組建志願者團隊的消息,未加細緻思索,第一時間告知愛人自己的參與意願。沒想到妻子十分支持他,“你想去我支持你,家裡不用擔心,老孃身體硬朗,可以自己做飯的。”


起初的十多天,馬濤還能每天回家,陪家人說說話。後來因為實在太忙,他不得已搬到卓爾宇航的宿舍,至今已經十多天沒和妻子見面,有時一整天都沒時間和妻子視頻通話。母親有嚴重的腎病,馬濤必須每週開車帶著70多歲的母親去醫院做透析。因為在一線做志願者,馬濤只能拜託社區志願者和朋友幫忙,提起此事,心中愧疚不已。


「卓爾漢口北志願者」車隊長馬濤:有需必應 勇當物資運輸排頭兵


面對疫情,馬濤和妻子選擇奮戰抗“疫”前線,他們崗位雖有不同,卻在同樣用行動展現著與疫情較量的無懼無畏。他們用雙手築起防疫防控的堅實屏障,只為用心守護“我們的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