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要了解爐灰,我們首先要了解古錢的翻砂鑄造,最後需要脫模,讓銅水和模砂能夠順利的分離,獲得更好的子錢!

翻砂鑄造是指用粘土粘結砂作造型材料生產鑄件,是歷史悠久的工藝方法,也是應用範圍最廣的工藝方法。說起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幾千年以前,在古錢上的應用尤其堪稱楷模!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已經填滿鑄砂的木模

銅水灌注之後,就會形成逐步冷卻的胚子,需要經過後的加工打磨。


由於銅水溫度高,必須在鑄砂和錢體之間,安放一些介質,目的有二:第一作為隔絕冷卻,第二要耐得住高溫,同時利於脫模!


如下圖,於銅水溫度極高,要想迅速冷卻,讓型砂與錢幣順利剝離,就需要一種耐高溫,又不與銅水完全黏附的特殊材料!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爐灰,即煤精型砂混合物,粗細大約100-200目,在節省成本的翻砂工藝製造時因型砂與銅水接觸,脫模劑減量而使得煤精型砂灼融於銅錢表面,是為爐灰。

如下圖所示: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因其為熱熔混合物,遇到外力溫度變化就會呈片狀(重點:片狀)脫落,也正因為其脆皮構成,目前能保存下來帶爐灰制錢不都會太年代久遠,且基本未流通。所以爐灰狀態,才成為好品質的代名詞!

比如光緒宣統大樣,部分咸豐樣錢,都能經常見到帶爐灰的好品!咸豐之前的錢幣相對來說,因為年代久遠,絕少爐灰狀態!

如下圖:宣統大樣的混合型爐灰形制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已脫落了部分爐灰的制錢,顯露出裡面新鑄的銅質,味道十分耐品!品質堪稱上乘!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爐灰狀態宣統通寶,金黃的字口,反襯出灰黑色爐灰的特殊質感,堪稱清錢極品之一絕!

傳世品的地章和字間也會有些許粉感,這些主要是無害的粉鏽,乾燥地區傳世久了積攢的塵土,埋藏時間不長附於銅錢表面的黃土或灰土。

這些粉塵的特點是顆粒細緻,大部分300目以上,聚集在字口和地章的低窪之處。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總之,積塵和粉鏽非常細膩,結合面積也不大。

現在能夠找到的大量的翻砂工作母錢只到乾隆年,雍正以前的大規模製錢工藝合理推斷還是使用練泥臨範法,這從雍正寶雲局一直抱怨自己這個地方“沙水匠藝都不如京局”從而給不求上進的鑄造工藝找退路可見一斑。

康熙制錢大部分地章細膩光滑,這個和北宋的徽宗錢和美製錢一樣使用了松灰或其他木質焚灰當作脫模劑有關。只有木質碳化後的粉塵精細度可以達到地章光滑或平整的效果。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現在的康熙制錢或雍正制錢因為流通時間很久遠,最好的品相也就是挫痕直邊----相對而言,康雍以及順治五式的挫痕是清除鑄造後殘留在錢體表面的少量積銅而來,因此挫痕都是局部的和少量的,極少部分滿挫痕的順康雍錢幣,帶有明顯的明朝鑄幣工藝特點,應屬於工藝探索階段的產物,不能作為廣義上的特點加以肯定。

康熙的挫痕和積塵特點:

細膩的積塵,與溫潤的地章造就了獨特的品相和味道!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爐灰”未流通?爐灰狀態和品質上乘是如何掛鉤


以上,爐灰的前世今生在清錢這一品類基本就是這個脈絡,其實現在市場上很多形容錢幣好的名詞都不太經得起推敲,不如交易時使用“狀態”一詞形容古幣的現實物理性質,狀態好即表示各部分穩定無傷裂,不管它是什麼坑,還是傳幾世,基於錢幣本身的“狀態”才是最值得推敲的!

隨著藏家對品質的不斷追求,爐灰狀態錢未來將會越來越受到泉友們的追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