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汪涵

汪涵出生於江蘇,成長於湖南。他曾戲謔:我父親是江蘇人,母親是湖南人,他們說我是個“江湖人”。

在江蘇的那幾年,汪涵跟奶奶一起生活,油紙傘、小巷子,是他記憶裡一抹不可多得的溫暖。

後來,汪涵隨父母遷往湖南省湘潭市,深深根植於湖湘文化。吃著餈粑、嗦著米粉長大的汪涵,曾經叫做汪建剛。

雖然年少時體弱多病,但向來鬼點子最多的人就是汪涵。據他自己透露,在高中時代,他曾幹過諸如“用新的單車鏈子做皮帶,把牛仔褲剪成乞丐褲”這樣標新立異的事情。

從湖南廣播電視學校畢業以後,1996年,汪涵應聘到湖南經濟電視臺工作。

當時,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做的淨是一些跑龍套的活兒。比如場工、劇務,搬桌椅,發禮品,調動現場氣氛。

回憶起那段青蔥歲月,汪涵直言:當時和另一個場工李維嘉一起,高高興興地跑上跑下、搬這搬那,活得很是開心。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在湖南衛視還沒有上星前,汪涵僅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在湖南經濟電視臺主持了《真情對對碰》、《越策越開心》等膾炙人口的欄目。

那時不戴眼鏡、沒蓄鬍子的汪涵還略顯青澀。

後來,經過日積月累的沉澱,汪涵在湖南衛視主持多檔節目,如《玫瑰之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天天向上》等,才使得他被全國觀眾所熟知。

也是自那時起,汪涵架上了沒有鏡片的黑框眼鏡,蓄上鬍子儼然一副老幹部做派。並且博聞廣識、獨具涵養。

除了主持人之外,汪涵還多了不少頭銜,比如:湖南省博物館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文明交通形象大使;湖南省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

如今,這是一個有著“涵哥”的江湖。無論男女老少,都親切地稱呼汪涵為“涵哥”。這與他滿腹詩書的形象以及妙語連珠的幽默不無關聯。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涵哥

在名利場裡走一遭,贏得關注和尊重,從“抬桌子”變成了“臺柱子”。

與其說汪涵是一個名嘴,不如說他其實是一個匠人。

出口成章、博古通今的汪涵,心裡住著一個木匠。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有味》。在湖南方言裡,“有味”表示“有趣、有意思”。

汪涵在書中寫到了做木桶的“於爹”。

做木盆的於爹總是“說著簡單的話”。這簡單的話裡卻有很深的禪意。

他寫:只有於爹不關心外面的世界,那些大的概念他都沒有接觸過,也沒有人和他說過,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理想,什麼是人生哲學,什麼是時光流逝,也不知道他其實是天底下最快樂的木匠。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木匠

讀汪涵的文字就像聽他簌簌地講那過去的事情。彷彿一個老先生一樣在絮絮地念著,對於工藝對於傳統。

那些古巷手藝,在汪涵的筆下,活成了一種情懷。

從前的日色慢,什麼都慢。慢慢地打磨、慢慢地研製,慢工出細活兒。

至少汪涵書寫的文字似乎與這個匆忙的時代無關,它記錄的似乎是另一個慢悠悠的時空。

他寫油紙傘,說“它的精巧需要一點紛繁的油彩,需要一支輕盈的綠竹”。

他寫墨,說“墨中的極品也是這樣的紫色,這是不可多得的感覺,清水塘的墨境,總是遙遠地指向西邊嶽麓山的深山、清泉、古剎”。

閱其文曉其人,才知道,汪涵是個真正有味的男人,而且越老越有味。他總是嚴肅認真地開著玩笑,又插科打諢地說出真知灼見。

無論國籍、年紀、性別,都會被汪涵逗樂。

汪涵研究方言,喜收藏、愛字畫。他的語言天賦了得,學習能力更是驚人。他寫得一手好字,彈得幾曲古琴。這些都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得益於每天的堅持。

這種堅持,難道不正是那種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精神麼?

汪涵按照老師虞逸夫先生的要求,讀《四書》、《佛經》、《老莊》、《易經》。不懂電腦不上網的他活得像一個古代人。

可是他的生活從來不無趣,反而好玩得很。

讀書、寫字、品茶、把扇,沉靜又從容。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對待感情,汪涵也如匠人一般細水長流。

他說:好男人要三才。一要有點錢財,讓老婆家人衣食無憂;二要是人才,讓他們仰視;三要做奴才,讓他們開心。我在這三個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汪涵經歷過一次短暫的婚姻,年輕時不懂愛情,導致了之後的勞燕分飛。

而與之有“知遇之恩”的仇曉,更是有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情誼。

眾所周知,對於汪涵來說: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獨樂樂不如楊樂樂。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汪涵楊樂樂

一個整天與書卷打交道又八面玲瓏的男人,對待妻子,卻也是寵出了新高度。讓甜蜜溢到了電視機前的每個人心裡。

汪涵在《天天向上》裡換過不少把扇子,有一把扇子非常獨特。

那次是有關“情書”的主題,汪涵帶了自己的一封情書——一把扇子,上面記錄了他畫梅花的過程。


晨起,樂樂見我畫梅於扇上,遂曰:大膽!

畫畢,請其觀。

又曰:尚可。嘻嘻。

今後每畫畢請樂樂觀之,取意樂觀也。

癸巳下月,酷暑連日,得此一樂。當記之。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反面題了“樂觀”二字。意味不言而喻,既可以解讀為“每天看著樂樂”,又可以反過來以示“我跟她在一起,每天的心情都特別的樂觀”。

老學究秀起恩愛來,直教人歎為觀止。

汪涵和楊樂樂因搭檔《玫瑰之約》結緣,相知、相愛,在2014年11月有了愛情的結晶小沐沐。

兒子的名字取自夫妻二人姓氏的偏旁。汪涵更在節目中把自己做的蔥油拌麵命名為“樂樂面”,在面見捷克總統時還不忘讚美自己的妻子。

他還親自給小沐沐做了木頭勺子。

這些細節無一不透露著那份沉甸甸的愛。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汪涵楊樂樂小沐沐

汪涵活得很快活,只因他鑽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中無法自拔。

他在長沙開了一間非營利性的《培榮書屋》,鼓勵年輕人多閱讀。他覺得方言也是一種物質文化,不應該將其遺忘。

除此之外,汪涵還十分接地氣地愛好打麻將。但是他卻抗拒網絡,至今不會用電腦,不用微博、朋友圈。

他說:“你寫給爸爸的那個愛,跟寫給男朋友的那個愛,筆畫、情緒,一定不一樣。比如你寫給很鐵的哥們,那個愛,一定是揮灑的。但是寫給父母的,很可能是凝重的。用手寫,輕重緩急一定不一樣。但是用電腦打出來的字是完全一樣的。這怎麼可以?”

汪涵的工作最靠近人群,而他的清高又與人群疏離。

他曾在採訪中說:要懂得享受孤獨。

當他沉浸在那些珍貴的傳統文化中,細細品研在世人眼中可能毫不起眼的手藝時,他孤獨而快樂。這種孤獨,如他所述,是內心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跟你交流。

有一期節目,主持人與嘉賓每個人向觀眾推薦一本書,汪涵推薦的是日本作家柳宗悅的《工藝之道》。汪涵非常欣賞作者那種“把太多的情懷放在了我們平常沒有關注的一些小小的點上”,以及“人要有器物的精神”。

他正是如此這般,關注著一些小小的人事物,從中悟出生活的真實與喜悅。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汪涵非常喜歡顧城的一首詩,也是他對歲月靜美最好的詮釋:

草在結他的籽,風在搖他的葉,我們站著什麼都不說,就十分美好。


汪涵:一個八面玲瓏的匠人

小沐沐汪涵楊樂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