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1月3号,21世纪20年代的第三天,美国发动“定点清除”行动,将号称伊朗第二号人物、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炸死。一时间世界舆论哗然,伊朗国内民怨沸腾,复仇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国内及其海外军事基地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局面。

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伊朗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

大家都开始注意“定点清除”这种战术手段了。其实这种作战样式并不新鲜,只是在实战中运用较少而已。敌对双方,在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这种较为隐秘的手段,对对手实施打击,主要针对具有较高战略价值的敌方首脑,特别是持强硬态度的敌方首脑。打击对手的军心民气,震慑敌方首领。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就是“擒贼先擒王”,用很小的战术代价获得很高的战术回报,但是政治上风险很大,有可能引起冲突升级,风险失控。

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既然“定点清除”的战术手段古已有之,那我们就看两个例子。《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就有过两次辉煌的“定点清除”战绩。第一次是斩王双。王双是魏国大将曹真手下一员猛将,善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还会使暗器流星锤。有万夫不当之勇。诸葛亮二出祁山围攻陈仓时受挫,二十余日攻打不下,诸葛亮也束手无策。这时候王双带兵来解陈仓之围,蜀军立即接战,王双毫不费力的刀劈谢雄、龚起二将,接着张嶷出马力战王双,王双诈败,张嶷去追,被王双用流星锤打得吐血。诸葛亮认为陈仓道口难以打通,于是和姜维商量之后,使了诈降计,杀了费耀。曹魏大将郭淮分析诸葛亮兵多粮少,利在速战,不能拖延。大将孙礼献计假装运粮引诸葛亮来抢。诸葛亮得到消息以后,决定将计就计,结果把曹魏大军打得大败,然后给魏延一条计策,自己则率军撤退。王双得知诸葛亮撤退,立即追击,结果半路上发现自己的营寨起火,反身去救,途中树林中冲出一将,挥刀斩王双于马下。这员大将就是魏延,受诸葛亮密计,埋伏在王双追击的路上,待王双过去之后,到王双营寨放火,诱王双回救之时出其不意的袭杀之。


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就这样,诸葛亮消除了出祁山,伐中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

第二次是射死张郃。张郃也是曹魏的一员猛将,能征惯战。诸葛亮三出祁山时,曾将戴陵和张郃包围,在劝降无效后,四面攻击。张郃奋勇冲杀,竟然杀出重围。不见了戴陵张郃又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这让目睹战况的诸葛亮十分忧虑,诸葛亮对身边人说:“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吾当除之”。这时候,诸葛亮就下了定点清除张郃的决心了。但是一直到五出祁山的时候,诸葛亮才有了机会,派出魏延和关兴交替吸引张郃,一直把张郃引到木门道,用滚木雷石截断张郃后路,将张郃乱箭射死。

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这两次经典战例,堪称古代“定点清除”战术的典范。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诸葛亮是在战争状态下对敌方的猛将实施的“定点清除”,而美国则不是。汲取古人的智慧指导今天的实践还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知道下一步美伊之间的争斗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诸葛亮的“定点清除”战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