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三項,奶牛蹄皮炎不再是難纏的問題

跛足可以影響奶牛的所有生產性能。如果一頭奶牛患有蹄病,她的採食量、繁殖性能,以及產奶量都會下降,最終影響整體生產效益。蹄皮炎是牧場非常普遍的一種傳染性蹄病,嚴重時,病灶處會產生劇烈痛感。當奶牛蹄部皮膚屏障功能變弱,且鉤端螺旋體屬細菌入侵時,這種蹄病就很自然地發生了。


根據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Dörte Döpfer介紹,蹄皮炎的主要特徵是蹄踵上方皮膚出現原始的、鮮紅色或黑褐色的圓形糜爛病灶,且有炎症反應。病灶邊緣發白,病灶上長有長且濃密的毛疣。

做好這三項,奶牛蹄皮炎不再是難纏的問題

事實上,蹄皮炎可以很好地被控制或預防。但是,細菌一旦破壞蹄部皮膚屏障功能便為時已晚,即無法阻止蹄皮炎的發生。

在近期的《肯塔基奶業時訊》中,Alexis Thompson和Jeffery Bewley討論了預防奶牛蹄皮炎的三項措施:飼養環境奶牛舒適度蹄浴管理


飼養環境

在蹄皮炎的傳播過程中,飼養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清糞不及時,牛舍糞汙負載過重,奶牛飼養在這種充滿細菌的環境中增加了感染蹄皮炎的風險。

通常,牛舍中糞汙負載過重的區域是非常潮溼的,這樣有助於創建一個無氧環境,為厭氧菌的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此外,奶牛在行走過程中頻繁地踩入糞汙之中又給這些細菌感染蹄部皮膚提供了機會。

乾淨且乾燥的蹄部蹄皮炎的患病率較低。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清糞3次是控制傳染性蹄病的最低清糞頻率。如果牛舍較短,可以短距離操作,自動刮糞板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如果牛舍較長,需要遠距離操作時,自動刮糞板可能就會由於堆積了過多的糞汙而使牛蹄浸泡在其中,那麼此時就不是減輕蹄皮炎的問題了,而是會導致蹄皮炎的患病率上升。

做好這三項,奶牛蹄皮炎不再是難纏的問題

奶牛舒適度

躺臥時間對於奶牛的健康和生產性能尤為重要。不合適的臥床尺寸會降低奶牛的上床率,進而增加奶牛在水泥地面的站立時間。對於蹄底來說,牛舍的水泥地面缺乏緩衝,其表面也會造成蹄底角質過度磨損。這樣便進一步增加了蹄踵暴露於細菌中的風險。

做好這三項,奶牛蹄皮炎不再是難纏的問題

蹄浴管理

在蹄皮炎的預防上,蹄浴管理決不可忽視。就像乳頭藥浴一樣,蹄浴是傳染性蹄病的預防手段,而不是治療措施。有效的蹄浴方案均可以防止細菌通過蹄部傷口進入皮膚深處感染牛蹄。

這些蹄浴液中的有效成分會與細菌表面的蛋白質結合,導致細菌的外部細胞膜變質,細胞破潰,最終導致細菌死亡。在使用任何蹄浴產品之前,請先諮詢相關產品的有效性數據,以確保建立有效的蹄浴流程。

此外,蹄浴頻率也是值得探討的一項內容。蹄浴頻率太低無法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反之,蹄浴頻率太高也可能加劇蹄皮炎的患病問題。因此,首先要了解牧場的蹄皮炎患病率,並評估牧場的風險因素,進而制定合理的蹄浴頻率

徹底根除蹄皮炎非常困難,但是預防和控制是每個牧場都能做到的。像所有疾病一樣,蹄皮炎的預防應該優先於治療,防患於未然才是上醫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