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軟文化」略論學校"軟文化"形成條件及其魅力

摘要:學校"軟文化"是一種隱性文化。學校歷史文化的積澱、師生對文化需求、學校周邊環境決定著"軟文化"的形成。學校"軟文化"可以和諧師生關係、可以鑄就一個熱情奉獻的教師群體、可以使家庭關係得以和睦。完善學校"軟文化"要做到創設開放的"軟文化"環境、構築向上的"軟文化"機制、蓄積與時俱進的"軟文化"實力。

關鍵詞:軟文化 歷史積澱 師生認同 健康向上

學校"軟文化"就是隱藏在學校表層文化背後的、被全體成員認同遵循的價值觀體系、行為準則和思想作風的總和,是一所學校的綜合個性的體現。一所學校的"軟文化"直接關乎到學校的發展和學校競爭力的提升,它是一所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風向標。學校"軟文化" 歷來就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校長苦心思考的一件大事,打造好學校積極向上的"軟文化",對學校的發展以及學校的競爭力大有益處。

「學校軟文化」略論學校

圖片來自於網絡

一、學校"軟文化"形成的條件

學校"軟文化"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學校的校風,即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學校"軟文化"的形成受時間和空間約束,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它形成的條件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學校歷史文化積澱決定"軟文化"的形成。一所學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校風,源於歷任校長和學校教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形成思想,這一思想脈絡需要傳承,需要順接。我校建於1956年,在長達近60年的發展過程中,歷任校長將勤儉辦校、艱苦創業、服務山區、勸勉升學作為學校工作的定位,形成了一個樸實、務實、求是的軟文化環境,代代傳承,從不斷線。建學初期,學校有一批求真敬業的教師隊伍,他們秉承辦好山區教育,讓山區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的宗旨,率領學生整治校園環境,修補學校圍牆,改變校園髒亂環境。老師們憑著一顆質樸的心,打造出學校獨有的學生愛學、教師愛教的學校文化,"文革"前兩年,學校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升入邢臺一中,引起了社會的反響。恢復高考之後,作為山區一所普通高中,學校教師依然延續著前輩們的從教傳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學校和學生,從七九年到九0年高考升學率不斷攀升。到了上世紀末,由於種種原因,學校改為初中,靠著學校傳統文化的引領,學校歷年中考升學率令人矚目。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多年形成的"軟文化"密不可分。學校"德育展室"展出了歷年校友成長的足跡,他們分佈於全國各地,在不同的崗位上創業立功,學生每每參觀之後,無不為自己作為學校一名學生而自豪,勉勵自己發奮讀書,為母校爭光。

第二、學校師生共有的文化需求決定著"軟文化"的形成。一所學校校風的形成,是歷代師生共同的教育追求經過多年的淬鍊、演化而成。教師的需求是什麼?教師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夠得到學生和社會的認可,希望自己有成就感,希望能夠受到社會的尊重。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教師便毅然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到學生身上的意願。學生的需求是什麼?學生希望通過讀書學習升上高一級學校,以求終身發展。於是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發奮讀書、勇於拼搏的學風。我校師生堅守建校以來的傳統,教師在崗位上傾情奉獻,學生奮力拼搏。去年我校有四十間D級危房被拆除,面對垃圾遍地,狼藉一片的校園,全體師生義無返顧地傳承了學校的關榮傳統,學校領導從沒安排過一個教師或學生去參加勞動,而老師們卻主動地放棄星期天、犧牲節假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參加勞動,他們從自己家開來拖拉機,拿來鎬頭鐵釺,整治校園環境。兩個月下來,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師生們生活在一個宜人的校園中,享受著美好環境帶來的愉悅。其實,師生這種奉獻精神源自於他們共有的文化需求,源於學校的文化傳統。

第三、學校周邊環境影響著"軟文化"的形成。學校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學校與社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學校"軟文化"受著學校周邊環境的干擾。一方面學校周邊健康文化對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社會上的"大眾文化"直接干擾著學校文化。因此,學校對周邊文化的吸收與排斥、過濾與檢索是至為重要的問題。冊井中學地處沙河市西南重鎮冊井村,這裡有著綿長的歷史文化,歷史上曾出現過許許多多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成長都與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村民歷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他們把學校當成子弟們跳出農門,走出大山的橋樑,關心教育比關心自己的責任田更重要。在這種文化環境的影響下,出現了許許多多捐資助教的典型,其中不乏有個體企業老闆、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社會如此關心教育,學校教師也會自然地去熱愛自己從事的職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二、學校"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學校"軟文化"雖是一種隱性文化,但它直接關乎到學校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師生關係以及教師個體的家庭關係,它有著不可估量的魅力。


「學校軟文化」略論學校

師生關係 圖片來自於網絡

首先,學校"軟文化"可以和諧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學校各種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師生關係的好壞決定著學校整體工作的運行,諸如有的學校教師打罵學生,學生想法設法對付老師,其中的原因與學校多年形成校風有關,足見學校"軟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歷來有師生關係和諧的傳統,教師和學生之間關係十分融洽,師生之間在課餘時間不時幽默幾句話,開幾句玩笑,顯得十分和諧。此外,學校教師堅持家訪以和諧師生關係,他們每年要走訪自己所教班級的全部學生家長,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廣泛聽取家長的意見。兩年來,學校教師利用春節期間走訪了學校所有學生家庭,傾聽了學生家長的建議,理清了學生管理的思路,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尊重。

其次,學校"軟文化"可以鑄就一個熱情奉獻的教師群體。健康的學校文化能提升教師的凝集力,會使教師明辨是非進而變得品德高尚,處處想著學校的發展,時時關注學校的變化,事事思考學校的前途和命運,教師與學校休慼相關,學校興亡,人人有責,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學校的發展殫精竭慮。冊井中學有一個年輕的教師群體,他們以學校的光榮為光榮,以學校的恥辱為羞愧,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熱情奉獻,發光發熱。星期天學校花池邊有老師剪花澆水的身影,晚上還能看到教師在塗牆抹地,老師的家屬也積極參與其中,以此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再次,學校"軟文化"可以使家庭關係得以和睦。好的校風令學校全體師生引以為榮,它不僅有助於教師自身的成長,而且對和睦教師家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孔子文化是我校"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像矗立在學校教學樓前,師生進出校門都會受到孔老夫子的檢閱。學校利用廣播向師生傳播孔子的儒家思想,宣傳中華傳統文化,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的文化思想在教師中得以薰染。兩年來,在學校教師中出現了數個孝敬父母、夫妻和睦的典範,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三、學校"軟文化"需要不斷完善

一個學校的"軟文化"的形成,需要經過數年的演化,它的固有格式一旦形成將展示著無以倫比的影響力。然而,學校"軟文化"伴隨著時代發展,也需要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為學校的競爭力助力。要促使學校"軟文化"不斷完善,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學校軟文化」略論學校

校園 圖片來自於網絡

第一、創設開放的"軟文化"環境。學校"軟文化"是多年形成的文化,它具有本土性和固化性,這就決定了這種文化本身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倘不吸收其他學校的文化,勢必導致影響學校整體工作的進程。因此建立一種具有本校特色,廣泛吸收他校文化的開放式的環境就顯得愈加必要。前幾天,在進修學校舉辦的校長培訓班上,石家莊正定縣南樓中學校長吳文龍的講座,為我們創建學校軟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南樓中學的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社團為載體,以班級陽光體育為主陣地,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高為目標,可以使學生輕鬆學習,快樂成長,塑造陽光心態,書寫快樂人生,可以提高師生的凝聚力,可以促進學校的發展。這種開放的式的綜合實踐活動模式,無疑是一種開放的學校"軟文化"環境,是大家值得學習的典範。

第二、構築向上的"軟文化"機制。有助於學校發展,有利於師生成長,是學校"軟文化"的主要表徵。學校"軟文化"不是鬆散的自由文化,它受相應的規章約束,受倫理道德的制約,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學校文化。這種"軟文化"的建設,需要學校在《教師職業道德》《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框架下進行。學校可以建立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師生的行為,使其行為與學校一貫的校風相吻合。當然,人性化的管理和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制度,正是對學校"軟文化"的很好闡釋。我們在構建向上的"軟文化"機制的同時,要堅決制止哪些有損於學校榮譽,不利於學校發展的"俗文化",要屏蔽社會上所謂的"酒文化""煙文化""網文化""麻將文化""時髦文化"等,要將哪些不良文化堵在學校大門之外。當然,這些機制的建立靠的是學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學校全體成員的齊抓共管,否則便會落空。

第三、蓄積與時俱進的"軟文化"實力。學校"軟文化"代表著學校的實力,它無時不露,無時不顯,學校的一草一木,師生的一舉一動都是學校"軟文化"的流露。師生間的溝通,學校與社會間的交往,無不打上學校"軟文化"的烙印。為此,構建一個良好向上的學校"軟文化"環境,是每一所學校的當務之急。為提高我校與時俱進的"軟文化"實力,學校領導一班人認真謀劃,走出校門,聽專家講座,吸收外地經驗。先從課堂教學入手,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繼而抓教師的專業發展,先後開展教師文化考試、教師書法大賽、教師乒乓球籃球比賽等,實現以活動凝人心;再抓學生日常行為:尊敬師長、見老師打招呼、宿舍文明、餐桌整潔、按時上課、爭當優秀。此種做法,正在學校建設與發展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總之,學校"軟文化"是學校發展中最根本的內容,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是師生共同進步依託。構建一個健康向上的學校"軟文化"環境,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對社會低俗文化的抵制。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的"軟文化"就決定著學校的前途和命運。因此說構建彰顯學校特色的"軟文化",是學校全體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芻議大學校園"軟文化"建設[J]

(2) 校園軟文化對思想品德教育的影響與啟示[J]

(3) 教師教育:在硬制度與軟文化中行進[J]

(4) "軟文化"模式與水的教化意味——兼論中國傳統教育的理想境界[J]

(5)張麗娟 《學校文化:——創造無與倫比的學校競爭力》[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