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遠比想象的可怕

多年來,網絡謠言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雖然,看上去網絡謠言只是隨意捏造的一句話,似乎顯示不出很大的威力,但是結果卻嚴重出乎人們的醫療。因為網絡謠言的存在,不但嚴重破壞和網絡秩序,而且給受害人造成了極為嚴重的衝擊。這其中,受害人包括了普通網友、名人明星、企業等等。同時,我們都知道,互聯網謠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但是目前來看,難以有一個準確的數據衡量網絡謠言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究竟有多麼驚人。但是或許二零一五年過於娃哈哈的一則謠言能夠揭開“冰山一角”。


網絡謠言,遠比想象的可怕


二零一五年的五月份,哇哈哈集團將一名在網絡上散播關於娃哈哈的謠言的傳謠者——吉林省的於女士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該傳謠者在當年的一月份轉發了一條嚴重損害娃哈哈集團形象及產品銷售的謠言。謠言的內容是,婦幼保健院提示您:請不要給寶寶喝“爽歪歪”和有添加劑的牛奶飲料。並且告訴家中有孩子的朋友,剛看到新聞說,可口可樂、爽娃娃、娃哈哈AD鈣奶以及多美滋、雅培和美汁源果料奶菠蘿味的,都還有肉毒桿菌。目前正在緊急召回,希望有孩子的家長互相轉告。這麼一則謠言發出來,後果可想而知!很快,這則謠言傳遍了大江南北,給以上涉及到的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比如,根據娃哈哈集團介紹,這條謠言一經在網絡上傳播、發酵,僅僅是當年的第一個季度,給娃哈哈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二十億元!

由此可見,互聯網謠言可絕非是動動嘴皮子或者是動動手指的事,背後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目前來看,互聯網謠言主要分為幾大類,包括商業詆譭類、名人抹黑類、尋釁滋事類、吸引眼球類、違規營銷類等,特別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黑公關”,給許多合法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危害,同時嚴重破壞和正當的商業競爭秩序。而尋釁滋事類的謠言近年來也是屢見不鮮,在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中,我們看到相關的謠言也是屢禁不止,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看上去十分荒誕卻有人願意去相信的謠言。比如,在新冠病毒發生之後,什麼“鹽水漱口防病毒”,什麼“流鼻涕和咳痰證明沒有患病毒肺炎”,什麼“金銀花、綠茶和魚腥草可以預防病毒”,還有說“屏氣五到十秒,如果沒有咳嗽的話則證明沒有得病毒肺炎”的,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收“智商稅”。但是這些看上去荒誕可笑的謠言,竟然真的有人相信甚至是大肆傳播,也算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而以發生在“疫情”“災情”期間的謠言為例,該如何有效地預防謠言的危害不斷放大,這是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那麼面對突發疫情、災情,該如何將網絡謠言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範圍呢?首先是信息公開,而且需要相關權威部門及時地對信息進行公開,讓公眾及時透明地瞭解事件的進展,從而避免被網絡謠言所誤導和矇騙。其次是加強對網絡謠言的辨別能力和對自己的防護意識。再次是充分發揮各個“終端”貼近群眾的優勢和力量,將網絡謠言及時扼殺在搖籃中,通過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努力確保謠言不會繼續擴散和危害更多的無辜網友。那麼離群眾最近的“終端”是誰?顯然是社區。為此在防範網絡謠言的工作中,社區應該發揮主動性,充分建設好新媒體矩陣,通過新媒體矩陣的方式及時對相關的信息進行公開,對網絡謠言進行闢謠。顯然,只有以高度的執行力第一時間發生,才能阻斷謠言滋生和傳播的土壤,才能夠在社區居民難以分辨某信息是否是謠言時,進行求助解答。

另外,處於對自身的保護,以及對他人的負責,每個人都應該提升最忌對於網絡謠言的辨別能力。事實上,我們對於網絡謠言的特徵都有所掌握,不管是信息的出處還是信息的標題、內容等,都能夠基本判斷一則信息是否是謠言。一般情況下,官方權威信息是不可能使用“標題黨”方式的,換句話說,如果“標題黨”的內容,多半都是不負責任的謠言。另外,還有一些謠言為了擴大化,在留言區或者謠言末尾處會“此地無銀三百兩”地作出“是某某就頂起來”的要求,以及“您的每一次轉發將……”的請求,這一類信息基本都可以判斷為謠言。當然,對於實在無法分辨的信息,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或者可以向相關部門及社區等進行求證,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切實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