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這部電影你怎麼看待?

種草種草C


這部電影是一部災難動作劇情片,像這種就是愛護國家的電影應該熱受好評,你看隔壁《戰狼2》混得風生水起,你呢?被很多人都說是爛電影。

有一名網友說"這個不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是好揪心,為什麼不能背足夠的氧氣瓶?

至少夠半天或者多點時間的量,也許我不懂,但是我總認為可以避免更多的意外,包括水裡出意外的隊長,明明那麼多戰士,為什麼只放兩個人清理垃圾,總有透支的時候,為什麼不安排三個?

或者是多的抽水機,我也不懂。但是,我只是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發生,因為他們的犧牲換來我們安逸的生活,我們就揹負了太多的自責,是,人生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最敬愛的人們,願你們天堂不那麼辛苦。″

也有網友這樣子說,但是我也感覺這個電影跟現實還是有點出入的,也是這個電影做得不是很好的原因。

可以看出這位網友說,我感覺還是有一定依據的,因為向消防這種電影本身就很難寫出好的劇本,所以風險還是挺大的呀。個人意見不要吐槽。

現在烈火英雄的票房怎麼樣嘞?

據統計,已經超過了15億,大概就是15.23億的樣子。也算很高的了,畢竟破了10億了已經,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那現在的製作成本呢?

因為有人都說,這部電影都有很多大場面,應該製作成本要花不少錢,成本的話應該就是兩億多,然後宣傳的話大概就是8千萬,加起來大概就差不多3億了吧(已經回本了,導演表示十分的高興哈哈)

而且這部電影最重要的,這個導演為了這部電影也是十分的用心的,用了半年時間來研究怎麼放火,用火。製作這些震撼的大場面,而且你們看到的後有些可能不是假的,而是真正的火,所以導演也是十分用心,就不要噴他們啦。

總之電影有好有壞,要靠自己的評判,你喜歡就應該留下你的評價,你不喜歡也不要這部電影也不要過度吐槽。





愛說笑的男生


電影《烈火英雄》於2019年8月1日(建軍節)上映,這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消防事件改編而來,是一部關於消防類電影。

其實說到這個電影,很多人都會聯想起發生在今年4月4日的“涼山森林火災”事件,因為它奪走了27名森林消防人員、3名地方幹部群眾的生命。要知道,消防員們是在用生命捍衛廣大人民的利益,他們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永遠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哪怕是犧牲自己。

電影《烈火英雄》的上映勾起了無數人民的關注,電影故事是濱海市海港碼頭髮生管道爆炸,整個罐區的原油都順著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陣陣爆炸,威脅全市、全省,甚至鄰國的安全。慌亂的市民們四處奔逃,一輛輛消防車卻逆向衝進火海。 消防英雄江立偉(黃曉明飾)、馬衛國(杜江飾)等人冒著生命危險衝入火場,這場火災帶走了好幾名消防員的生命,但幸運的是災情得到的控制,濱海市的市民免於更大的災難。

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消防員的工作中最真實的一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哪裡有求救,哪裡就有消防員的身影。所以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而已。我們的消防員戰士的救援行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消防員同志,你們辛苦了!

我是傑克船長歡迎大家關注留言分享心得

JKCZ傑克船長


他們便是烈火中的英雄,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消防指戰員們。

迴歸生活,英雄們也是平凡的。

他們有血有肉、有家庭、會流血、會犧牲,但也正因這份平凡,在火場逆行的他們能給人們帶來更深的觸動。

平凡中的堅定

徐小斌拍著胸脯:“有我們在,遠程供水斷不了”;馬衛國鼓舞大家:“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特勤中隊死守化學罐區時怒吼:“中隊有我,有我必勝”。在救援任務下達時的堅定,在保衛人民財產生命安全時的堅定,在忍受烈焰炙烤甚至灼燒時的堅定,這份堅定,令人動容。但堅定的目光中時常是帶著一絲淚光,消防員也是普通人,會害怕、會流血、會犧牲。

在接受採訪時,一位消防員坦露: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沒什麼三頭六臂,能做的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在接到上級任務時堅決完成,是服從;在保衛人民生命時的堅定,是職責;在火場忍受烈焰炙烤時的堅定,是擔當。

影片中,江立偉在A01油罐旁,在這煉獄般的火場中,徒手一圈又一圈地關閉著閥門。在被碼頭總經理告知一個閥門有8000轉時,總指揮吳晨光怒斥:你也太不瞭解消防員了。是的,消防員也是普通人,並不是平白無故就應該去犧牲的。

但江立偉依舊堅守陣地,嘗試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任憑手掌生出多個帶血水泡,臉頰重度灼傷,甚至妻兒照片都難以保存,江立偉硬是用信念對抗一切,用平凡中的堅定創造著可能。面對隨時可能將其吞沒的熊熊烈火,依然佇立火海中堅定不移,英勇無畏的精神不由不令人為之動容。

平凡中的真實

面對無形的死神,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步都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在火場中,這一份平凡中的真實最令人觸動。

影片中塑造了兩對父子。江立偉因過失造成戰友犧牲,連自己的兒子都對他的崇拜蕩然無存;馬衛國積極上進,卻始終難等到軍人父親一句誇讚。但江立偉用生命為兒子塑造了英雄形象,馬衛國也因火場英勇表現令父親敬禮致意。兩者都表現出東方父愛的含蓄與深沉。

在整座城市處於爆炸的危險中時,江立偉主動請命,作為“敢死隊”,前往A01油罐,在熊熊烈焰中徒手關閉油罐閥門。當馬衛國問他“你想什麼呢”,他回答道:“我就想活著出去見我老婆孩子。”

在生與死的邊緣時,特勤中隊的消防戰士們抱著必死的決心死守化學罐區。在得知這次可能真的出不去了時,他們用手機視頻給家人們留下最後的話,向父母孩子告別,“死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做了什麼”。

導演陳國輝說:“只有儘可能地接近真實,才能讓人感受到消防員的情緒和情感,感受到他們迎難而上、不怕犧牲的堅定信念。”不同於國外火災影片,這份真實最貼近人,也最能打動人。觸動內心最柔軟一面,令無數觀眾灑下“最不吝嗇”的眼淚。

平凡中的偉大

供水分隊長徐小斌,為保水源不斷,永遠地陷入了原油與海水形成的泥潭中;特勤中隊戰士鄭志,為掩護戰友,被無情火海吞噬;特勤中隊隊長江立偉,作為敢死隊員,以生命的代價關閉閥門。

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突發森林火災,27名消防指戰員奔赴火場,再也沒有回來。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3歲。烈火無情,英雄無畏。英雄們不怕犧牲,怕的只是被遺忘。

當觀眾眼角溼潤著從影院中走出時,或許影片的目的便已達到。將影片帶入現實,引發觀眾共鳴,記住那些真正的英雄。

導演表示,影片中絕大部分的臺詞和情節,都來自於採訪時消防員親口所說的素材。“這些消防員跟我說,他們不怕犧牲,怕的是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幹什麼。而我拍這部電影,就是想把當年他們幹了什麼,都告訴給觀眾,讓大家能記住這些平凡英雄。”

他們是平凡生活的普通人,但他們更是保衛家園、守護生命的英雄,但願他們每一次逆行遠去,都能平安歸來。


土豆崽


烈火英雄分分鐘讓你出戏的bug


1. 石油著火,用高壓水槍滅火。

我們都知道水不能撲滅石油起火是因為石油的密度比水小,但把水澆到石油上時,石油會浮在水面上,從而與空氣(氧氣)接觸,繼續燃燒。所以石油起火時不能用水撲滅。

因此在石油著火的時候,泡沫滅火劑、乾粉滅火劑是滅火的主力。高壓水槍可以用,但絕不是滅火的主要工具。或者採用沙子來處理。

對於本部電影的火災,尤其是流淌火,應該砌磚(戲中最後保護化學藥罐的時候用了這個措施,這是正確的),堆沙來阻擋石油的蔓延,阻礙流淌火的流向,配合泡沫滅火劑、乾粉滅火劑來隔斷氧氣接觸,進行滅火。

影片中雖然也交代了泡沫、砌牆,但是整個影片滅火中,一味的強調以高壓水槍來滅火,這個主線的表達(並且沒有合適的解讀)非常不妥。


2. 清除供水泵的垃圾的人,居然只有2個人。歐豪居然穿著衣服,穿著鞋子下水清除垃圾,最後導致垃圾纏繞在鞋上犧牲了。這是有多麼的不專業。


3. 楊紫去看犧牲的歐豪,居然還有時間換了身衣服??這是有多閒?

見到躺在地上的歐豪,我以為她會不顧一切的撲上去,甚至給歐豪做人工呼吸,企圖挽救

但是沒想到的是居然一副很嫌棄髒的樣子,用她的小手擦擦歐豪臉上的石油。


4. 黃曉明手套爛了,手一碰到閥門就熱的出白煙,居然不知道脫下衣服墊一下?

成龍大哥抓著繩子逃生的時候,還知道找個布條纏在手掌。 以影片展示的冒白煙的熱度,擰不了2圈,手掌就可以見白骨了,還可能再擰八千轉?


5.黃曉明獨身前行,關掉兩個油管之後,跳入火海獨自去關掉另外四個油管,印小天飾演的技術員為其煽情,氣氛夠了,轉身黃曉明又出現在請願敢死隊中,這樣的低級問題不應該。


6. 前一分鐘地鐵還人滿為患,江立偉老婆只坐了一站地,回來就發現整個地鐵一個人都沒有了,而且大門還鎖上了,請問這是為什麼?(好歹交代一下情節,過渡一下啊)


7. 港口爆炸起火的時候,會對氣壓干擾的很厲害,還會產生大量的濃煙,這些因素都會讓飛機無法起飛。輪船是有航班的,不到時間根本不會走,而且這個港口也不是孤島,怎麼大家都選擇了輪船作為出逃工具?


如果是政府部門動用輪船疏散群眾,那麼也壓根用不著買票啊?

最好的出逃工具就是開車啊!!

難道不應該都去開車逃離這個城市嗎?為什麼反而是大家都拋棄了最可能逃脫的汽車,去坐地鐵、坐飛機、做輪船? 就是不坐火車、不坐私家車?

也有人可能說是私家車太多,堵上了,那這樣的話,就應該展示群眾在出逃過程中,堵車發生的衝突嗎?

裡面的bug實在是太多了,委屈了這麼好的題材,本來我是帶著紙巾去影院的,但我看到的好像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文,充滿了不合邏輯的細節。這個導演是有多麼的不懂救火?


再說說讓我感動的地方:


1. 開場那個新兵蛋子在門口,門口氣流往回收一下,然後突然爆炸,新兵結果犧牲了。那個細節感覺蠻真實的,讓我一下子就覺得這應該是一部好片。

2. 影片結束時 ,片尾的幾個鏡頭(真實記錄場景)一下子碰到我的軟肋

比如2個大兵在海洋裡,一臉的石油,艱難的掙扎。。。

比如幾輛軍車,帶著烈士的遺物和照片,在人群中緩緩駛過

一下子就感覺難過的受不了,就是因為太真實了

而影片裡那種臆想出來的鏡頭,不真實的感覺是最大的敗筆。


誠致說電影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烈火英雄》是根據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後拍成電影的,而本身這故事也是真實的,摘於大連7.16大火事件而拍成電影讓更多的人們去了解這件事從頭到尾全過程。接下來我先引用《最深的水是淚水》的介紹給大家看看:

世界消防史上罕見的火災,油罐爆炸,流淌火如飆天大浪,金屬燈柱烤彎了,天上地下海面大火熊熊,6萬平方米過火面積,大連灣危在旦夕。2830名消防官兵,用血肉築起防火牆赴死撲救,15小時極限鏖戰,經歷難以想象的煎熬,保住了石油庫區,創造中國奇蹟,永遠彰顯消防警官的光榮。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烈火英雄》由劉偉強、李錦文監製,陳國輝導演,黃曉明、杜江、譚卓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8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故事源於“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講述了沿海油罐區發生火災,消防隊伍上下級團結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維護國家及人民財產安全的故事。

看完以上這些簡介,我們再看下電影一些片斷圖片然後再說電影講了什麼?
而看完這些畫面,大家可以想象到大火的無情,


而我們的消防英雄在這種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種精神多麼可貴,而從改編此事件而拍成的電影其實更多的是以特效去還原事件的過程,有些過程可能會稍微誇張些,但作為觀眾的我們必須為此事件的英雄點贊,為他們致敬,在這種時刻挺身而出是多麼可貴。所以在某方面來講,這部電影不管會不會符合大眾的觀點,但在其本身來講它所需要做到的就是讓我們瞭解這次事件的過程就行了。而不管評分多少都無所謂,因為這電影只是給我們傳達了事件起始原因到如何解決這事件,讓我們更直觀去了解大連7.16大火事件。我們只要為英雄點贊就行了。


小影送好片


《烈火英雄》是一部對消防員英勇救火技能與品質的高度集中展現的主旋律電影,可謂是非常的燃,無論是烈火的場面對觀眾情緒的煽動,還是消防員英雄形象的刻畫和人物弧光都做的十分到位。

作為一部帶有專業性質的電影,對觀眾來講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在電影中深入瞭解到這個職業。

值得稱讚的是本片對消防員日常訓練與滅火專業技能的展示非常詳盡,從如何訓練到消防專業器具的使用,再到滅火的戰術和滅火工作的通力合作,和向觀眾展示消防軍人鐵一般的紀律,體現出了本片在研究消防員職業要領上下了很大功夫。

開場對消防員臨危受命,披掛上陣,逆行衝入火場的展示,是消防員最具英雄氣質的體現,也是一下子開門見山,將觀眾拉到火場。

影片很善於運用社會公眾對火災的反應以及插入新聞媒體的視角來升級格局,製造恐慌感。

這種手法多見於災難片,此次火災雖然是人禍,但其影響力已經不輸天災。

這種場面展現還是在國產電影中挺少見的,你從中甚至可以看到一種末世氛圍,人群的爭相湧動,都在逃離這座城市,與此同時,消防員的堅守就顯得尤為光輝。

影片在敘事方面可謂多線並行,可以說是多達四條線交織在一起,儘管行事不同,但共同的目標都合在把火撲滅。

侯勇和楊紫的指揮線負責制定滅火戰術,並協同組織其它三條線共同滅火。

黃曉明作為解決問題的核心力量,他也是救火敢死隊的強力擔當。

歐豪則是負責後勤,可以說是幕後英雄提供滅火的槍支彈藥,即自然水源,是一支堅實有力的後備軍。

而杜江帶領的滅火小隊則是負責策應黃曉明關閉閥門,保證火情不能蔓延到化學罐區。

杜江帶領的滅火小隊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依然在火場前線堅守,甚至是用身體去死守火線,為整個戰局的勝利拖延時間。

這一舉措可謂和一首一尾呼應,對應了英雄的出征和英雄的視死如歸。

隨後的一場錄視頻戲,可謂是全片最打動人的戲份,也是最讓觀眾最意外的一場戲。

因為我們沒有預想到會有如此壯烈的一場戲,看著消防員一個個說著自己的臨終遺言,我們由衷地對消防員樹立起了無比的敬意。

在本片中犧牲的有未結婚的鄭志,也有剛結婚的歐豪和結了婚也有了孩子的黃曉明,通過三類人的英勇犧牲刻畫了消防員是多麼一個偉大而具有犧牲精神和頑強意志的職業。


浮夢電影


無論票房如何,評論兩極分化很嚴重,被這些人極喜歡極贊同的點,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可能就是煽情可笑的漏洞,《烈火英雄》也沒能倖免。

《烈火英雄》客觀來說,演員們表演非常賣力,1:1搭建的真實火場,90%的真實火焰異常震憾人心,我甚至沒有想到鏡頭竟然從頭燒到尾,燒得心驚膽顫。

影片的主要歧義還是細節,

如果影片情節完全是編劇導演們自創的,確實存在一些細節上的瑕疵,但如果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些瑕疵應該重新評價。這倒不是說兩套標準,而是真實場景比理論場景更緊迫更真實,甚至更不合常理。

一個老大哥曾跟我講過他的故事,很多年前他經歷了化工廠的一場大火,是甲醇儲罐引發的火災,一個兩百多立方儲罐加上儲罐區其他的七個罐,總共有兩三千方,包括甲醇甲酫,如果全部燒起來後果不堪設想。當時火災發生在半夜,火光紅透半邊天,他們一群新員工被喊起來救火。到處是人,到處是喊叫的聲音,求救的聲音,有人在壘沙包,有人在搭建引火溝,他被安置在一個運沙組,手刨肩扛接力運沙。後來幾輛泡沫消防車到了,大火幾個小時後才被控制住。天亮後,發現一個儲罐被燒光,還好沒有波及到其他儲罐。後來他們這群新工被老工教訓,知不知道有多危險?你們去能幫什麼忙?甲醇燒起來是能救得了的嗎,不要把自己的命丟在那裡!

這個事件與《烈火英雄》中的事件沒有可比之處,無論是規模危險等級還是救火人員。我只想說的是,在事故現場,可能會發生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片中慢鏡頭是更有衝擊力的,也有過度炫技的嫌疑,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在某些非常時刻,時間的快慢感覺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網絡上對鄭志這一角色有褒有貶,褒的是這個人物立體豐富,後面的反轉也很好,說“反轉”我不同意。鄭志是個即將退役的老兵,訓練起來也有些散漫,但是這並不代表在他心裡沒有大是大非。貶的主要是說鄭志作為資深消防員打開水槍時居然被撞到。鄭志雖是老兵,但並不是隊裡訓練最刻苦的,而且在當時的場景下,慌亂之中出錯也在情理之中。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如何客觀看待烈火英雄?

影片中的抓豬一場戲,其實就是消防員的日常。119在老百姓心中不只是救火電話,還是解決疑難雜症的電話。有人說,如果遇到了什麼事,實在不知道找誰,打119準沒錯。屋簷下的馬蜂窩,打119消防員來解決。有的人家門打不開了,家裡莫名來了條蛇,打119,消防員來幫忙......

我與消防員的唯一一次接觸也是類似的疑難雜症。家裡人在便池撿東西時,手臂被卡在便池裡拿不出來。我打119,不一會就來了幾個消防員。事情看似簡單,卻用了幾個小時,要細心要專業還要有設備。卡的時間越長手臂腫得越厲害,很緊急。一個消防員擔心他情緒緊張,故意說各種話聊天。事情結束後,我問多少錢?他們說不收費。在萬事收費的年代,這是我沒想到的。

這些消防員,與影片中的消防員,有同樣的日常,總是會面對一些瑣碎,總是要處理看起來毫無價值的報警。他們無聊無奈嗎?我倒不這樣覺得,雖然沒有驚天的壯舉,但他們是老百姓解決問題的依靠。

但是進入那個場景,他們就是英雄。抓豬的那雙手,也會成為烈火中拯救千萬百姓的一雙手。港口老總說的那句混賬話,“我要說了實際情況誰會去救火”。被侯勇飾演的指揮員一巴掌扇過去,“你太不瞭解消防隊員了”。

這個巴掌扇得痛快,不管這個情節是真實發生過的,還是影片改編的。這個巴掌扇給哪些不理解消防隊員的人,給那些不理解英雄的人,給總是用自己的小肚雞腸抹黑他人無私奉獻舉動的人。


熊貓舅舅


主旋律電影《烈火英雄》上映首日僅用12小時6分綜合票房就突破1億,榮獲2019年7月災難片綜合票房冠軍。

這部由陳國輝執導,黃曉明、杜江、譚卓、楊紫等知名演員參演的消防題材影片,講述了一場發生在濱港市海港碼頭的管道爆炸事件。當熊熊大火燃起,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逃離火場,來自附近各個消防隊的消防員們卻離開自己的妻兒,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衝進火海。

電影情節非常簡單,所有情景的發生也幾乎集中在一場火災之中。可這樣一場在電影中演繹地震撼人心,甚至令人感動落淚的消防行動,對現實生活中無數消防戰士們來說卻是日復一日要面對的生活。

從每個平凡的職業上發現不平凡的偉大,這正是主旋律電影的目標和方向。然而刻板說教和影響教育之間只差情感共鳴和現實觸發點。

從貓眼9.6的觀眾評分就可以看出《烈火英雄》在這兩方面應該還是比較成功的。不少網友表示被電影情節深深牽動,看完久久不能釋懷。電影開始不到十分鐘就進入管道爆炸火場救援的激烈大場面,觀眾的情緒也被演員情感帶動,變得緊張揪心。

為了更真實地還原火災現場,導演陳國輝斥巨資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火災現場建築,拍攝現場實行爆破。演員們也非常敬業,身著厚重的消防服在真實的火場環境中進行拍攝,每天長達數小時接受高溫炙烤。

影片中譚卓飾演的李芳是消防隊長江立偉的太太。她既要安慰鼓勵丈夫對丈夫的事業表示支持,又要獨自承擔生活的重擔。孩子常常見不到自己的父親,如何讓孩子沒有心理障礙地健康成長也成為她每日憂心的事情。

消防員們因為社會責任感勇敢衝入火場,與死神搏鬥。但他們也有自己摯愛的親人和朋友,他們同樣珍惜自己的生命。這些充滿糾結的人性細節成為影片最大的淚點,也讓更多人瞭解了消防員這份平凡而偉大的職業。

值得高興的是,不少網友在觀看完電影過後表示受益匪淺。從瞭解到消防戰士的辛苦不易,要增強消防意識到垃圾分類,觀眾們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感悟。擔負起社會責任,這也正是主旋律影片最大的魅力。


影視口碑榜


電影《烈火英雄》與其說是一部災難片,還不如說它是一部主旋律英雄片,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你是否會想起天津濱海新區的那場大爆炸,你是否會想起大連輸油管爆炸事件,你是否會想起119這個讓人心安的電話號碼,你是否會想到這些“超級英雄”……不管影院裡的冷氣開的再足,最後還是被震撼的熱淚盈眶。

  影片打動我的不止是情節,不止是震撼的場景,而是消防員不怕死敢拼的精神,這種精神竟然讓我從頭哭到尾,周圍也不斷傳來低低抽泣聲,其實,拋開這部電影是否拍的真實或者有不合理的地方,初衷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致敬烈火英雄”。

  這部影片最大的淚點在於,巨大災難來臨時生命的無助和脆弱,生死關頭那些像向死而生的逆行。

  在鄭志為救中隊戰友們犧牲,被熊熊大火燃燒,將頭盔扔向隊長喊著“給我媽”那一刻,我彷彿已經看見一位老母親抱著兒子的頭盔哭到暈厥,還有江立偉為了關閉閥門磨爛的雙手,在關閉閥門的最後一刻,被大火衝擊犧牲,我甚至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和兒子那種絕望的心情,頓時覺得消防員的生命有時就是那麼脆弱,他是多麼的無助。救援成功後,戰士們席地而坐,吃著雞腿,隊長把雞腿放在鄭志頭盔前,哭的泣不成聲,劇中的感情線,最終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行文至此,才發現關於影片中的人物,想寫的很多。捨己命護他命的鄭志,舍小家護大家的徐小斌,事發前吵架事發後痛心的王璐,為以防犧牲而提前錄製遺言的一行消防員,將隊友騙至安全位置後自己獨自關閉閥門的江立偉,勝利後啃著雞腿難過得表情扭曲的馬衛國,都成了腦海中擦不掉的淚痕。這些能讓人有所觸動的事,總會教人改一些該改的心靈。

  也許,影片中大多數百姓的自顧不暇會讓人失望。面對孕婦的孱弱,那扇始終關閉的大門讓人心生隔閡。但,一個李芳沒有放棄,便會有千千萬萬個李芳站出來。

  因為唯有烈火,才有英雄。

  只要有烈火,就會有英雄。


我的小車車阿


《烈火英雄》全程看得我揪心死了,哭了好多次,特別是中隊全員留遺言。向所有可愛的消防員們致敬,向所有向死而生的英雄們致敬,真的太心疼了。

提前映。兩面看吧,從商業片角度看,剪輯凌厲,爆破場面精彩震撼,教主和杜江這種乾淨短髮濃眉大眼來演正旋律劇是真的很搭。兩人在裡面演技也過關,所以讓救火這個本身就精彩的事更加燃且動容。

但另一個角度來說,城市大恐慌這太誇張了點。另外,真正的火場爭分奪秒地作業,根本沒時間像電影裡那樣拖拖拉拉、情情愛愛。

刻意煽情的橋段也有點多,鄭志(張哲瀚)沒必要死,這是為了豐滿杜江那條線的兄弟情所致。其實本身這樣嚴重的油桶火災用電影裡的兵力救不了,於是黃曉明關閥門這條線就顯得有點尷尬,跟去送死沒什麼區別。

關4個閥門為什麼只派兩個人去?還有在轉盤上垂直卡個扳手,轉起來又快又省力還不燙手,為什麼就沒想到呢?

然而現實世界中面對災害從不退縮的他們,還是讓人狠狠感動了一把。我也真心覺得我國消防員又牛逼又帥,不接受反駁,衷心地向所有可愛又英勇的消防戰士致敬!

看完真的很感動,在和平年代有一群人,每天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我們,其實他們也都是孩子,這個也僅僅是我們知道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英雄,他們跟我們素未謀面卻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我們,謝謝這些最美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