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富川小學副書記、副校長熊曉娟抗疫情事蹟掠影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陽新縣富川小學副書記、副校長熊曉娟深深明白,抗戰不分男女,防疫就是責任,連續50多天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和線上教學最前沿,輕傷不下火線,用自己的大愛情懷展現了新時代女性風采!

巾幗不讓鬚眉——富川小學副書記、副校長熊曉娟抗疫情事蹟掠影

衝鋒在前,巾幗不讓鬚眉

從元月份接到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的通知時,熊曉娟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一所3000多人的大學校,要開展以往從未進行過的線上教學本身就困難重重,何況還要承擔龍港片區一至六年級語、數、英三科連續七天的直播任務。這項任務對於年輕的富川小學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戰,因教師普遍年輕化,部分教師在鄉下不能返城,留在城區的教師家中又無相應直播設備,外出又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面對重重困難,熊曉娟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更沒有被困難所嚇到,而是冷靜分析,沉著應戰,在學校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帶領教務室一班人,發揚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緊急召開線上教學視頻會議,迅速部署、迅速落實、迅速行動:一方面她隻身一人步行10多公里去學校揹回一大包直播設備,挨家挨戶送到教師手中,避免大家外出交叉感染的危險,另一方面,她組織教師進行線上教學技術培訓,讓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視頻展示,鼓勵不會操作的教師大膽嘗試,並率先於2月10日開展線上直播課程。

一花引來百花香!在熊曉娟的引領下,富川小學教師直播率由當初的30%達到目前的95.2%,學生的上線率由第一週的不足50%上升到了現在的98.5%。教師成主播,家長變教師,學生線上學,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正悄然興起!為做好線上教學期間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她組織熊曉娟名師工作室和教務室人員展開積極討論,擬定四節防控疫情知識、生命教育、公共安全衛生及心理健康、抗疫先進事蹟的微課,從2月14日起,通過學校智慧校園網和熊曉娟名師工作室公眾號平臺向全體師生進行播放。

除此之外,她還發動音、體、美各科老師製作精美的視頻、美篇,工作室成員撰寫讀書筆記、開展“讀經典、講故事”系列微課活動,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分享到千家萬戶。為了學生,她恪盡職守,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發光發熱”。

為把線上教學做細做實,她每天堅持巡查線上教學情況,及時瞭解班級出勤率、聽課率,各科作業上交率,定期指導教師開展直播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審查各學科直播方案,召開級長、備課組長視頻教學會議……每一項工作的背後,每一個上報的數據,都凝聚著熊曉娟無數的艱辛和付出!

有時為了老師的一篇稿子或者教學的問題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進行指導,經常連正常的午飯晚飯都吃不上,有時腰椎頸椎的疼痛折磨得她直不起腰來,她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兒又繼續工作。

巾幗不讓鬚眉——富川小學副書記、副校長熊曉娟抗疫情事蹟掠影

身體力行,紅妝更勝男兒

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責任扛在肩上。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她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懷關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假期動向。每天,她都會耐心細緻地通過電話和微信等方式詢問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和活動範圍,並毫不遺漏地做好記錄;擔心孩子們有懈怠情緒,她熬夜撰寫《孩子們,老師想你們了》、《春天來了,一切安好》等文章,鼓勵孩子們持之以恆,認真學習;還通過許多途徑向學生及家長宣傳防控疫情線上學習的相關知識和一些官方信息,力爭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學校群裡,她要求各班學生給抗戰在一線同志寫一封信和製作以防控疫情為主題的手抄報、倡議書、徵文,這力所能及的遠程助力愛心行為,溫暖了很多人的心房,也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為了給學生開學作好充分準備,她積極參與學校愛國衛生運動,清掃校園垃圾,全面進行消毒,確保校園整潔、安全。

四(1)班有個孩子叫汪梓涵,也是熊曉娟幫扶的一個對象。在本次疫情中,她的爸爸在陵園社區24小時輪班值守,媽媽是中醫院醫生,這次疫情她請戰去了感染科,已經在重症室大半個月沒有回家。

熊曉娟同志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每天耐心的輔導汪梓涵的學習,及時的鼓勵孩子,每天早晚都會問一句“今天你開始學習了嗎?”“今天你的作業完成了嗎?”除此之外還要求她在家做運動,讀課外讀物。爸爸媽媽雖然不在家,但是有老師在身邊這樣貼心細緻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關愛。

巾幗不讓鬚眉——富川小學副書記、副校長熊曉娟抗疫情事蹟掠影

勇於擔當,逆行有你最美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滅我不退。”這是她的錚錚誓言,她也在用忠誠用生命捍衛著自己的誓言。為檢查落實防疫期間校園的值班值守和衛生消毒情況,在車輛不通的情況下,熊曉娟每天都是步行6公里走到學校,來回12公里,從未間斷。

每次來到學校,她都會親切地問候堅守崗位的值班、保安和保潔人員,仔細檢查進入校園人員的體溫記載,實地察看消毒情況,勉勵大家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為支持社區防控,熊曉娟主動請戰,一頭“扎”進了自己所住的張家堖社區,同社區幹部一起走街串巷,開展入戶調查,為居民量體溫、排查異常人員,還不時叮囑大家不要外出,注意開窗通風。她還向社區領導請求去哨卡值守,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和其他值守人員一起耐心做好檢查、登記、測體溫等工作,儼然成為了抗擊疫情的“社區服務員”。

下班後,她還要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開始繁忙的線上教學工作。此時,有誰知道,因勞累過度,她的右手早就痛得抬不起來,加上超負荷的工作,現在已經又紅又腫了。可她從不肯休息一分鐘,總是咬牙堅持,因為她的心裡裝著責任;有誰知道,她的丈夫從年前起就一直在鄉鎮防控從沒回來過,她也從沒時間為自己的孩子做上一頓熱飯,過問一下他的生活,因為她的內心只有大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熊曉娟的頑強、忠誠和擔當,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就連她十幾歲的兒子都主動承擔起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的活,儼然是一個小大人了,他還拍拍胸脯安慰媽媽:“媽媽,你放心,我會照顧好我自己的。”她是母親、妻子、女兒,更是黨員、教師、公僕,在抗擊疫情一線,她用她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人民教師和新時代女性的堅韌和執著,守護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安與健康,彰顯了現代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壯美畫卷! (編輯:遊曉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