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經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站得高,反而立不住。

邁起大步想走得快,反而走不遠。

自以為高明的人反而不明白事理。

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顯自己。

自我誇耀的人反而不能建立功勳。

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取得威信。

從道的角度說,以上這些行為可說是:

“剩飯贅瘤。”

誰都厭惡它們,所以有道之人不會這樣做。

心得

1.本章說明凡事有時有度,不能勉強,欲速則不達,而應順其自然。有道之士,凡事執道而行,審時度勢,待機而動,所以總能一舉成功。

2.踮起腳跟,反而站不穩,邁起大步走,反而走不遠。老子以此比喻事物都有自身發展規律,半點不由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個人力量也無從改變,只能順從相時而動。否則,本想事半功倍卻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適得其反。

3.相對於浩渺的宇宙,不僅個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極其有限,而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你又有什麼資格自以為是呢?沒有。自信可以,為了專心致志地前行;自我可以,為了不失自我。但最不可以的是驕傲——它會找人厭妒,為自己樹敵,也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4.人都有虛榮心和功利上進心,好高爭先,都想在競爭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於是急功近利,積極展示自己,急於把自己儘快地推銷出去,所以爭著搶著展示自己,恃才冒進,張揚自己,甚至不擇手段。豈不知,這樣積極的結果也許適得其反。真正的聰明人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關鍵時刻才出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試想,一個虛榮心強烈,處處爭鋒爭先,不肯退讓,不肯吃虧,盛氣凌人,總想在人前搶盡風頭的人,怎麼會不招致別人的厭惡呢?針對他的羨慕嫉妒恨,也由此產生了。失敗的結局是註定的。

經典故事

項梁自大喪生

項梁的軍隊,在反秦的義軍中是最強大的。項梁因此被推舉為義軍統帥。

在東阿,項梁一舉擊敗了秦國大將章邯,隨後駐紮在定陶。

當時,天下大雨,連續十幾天不能進軍。項梁認為接連打了幾次勝仗,秦將章邯早被嚇破了膽,不必擔心他的反攻了,可以趁機讓全軍休息幾天,便駐軍不動。接下來的幾天,他自己只顧在營中飲酒作樂,眾將士也放縱無度,全軍上下都沉迷在歡娛之中,毫無戒備。

而他軍中的謀士宋義,有些擔憂。他向項梁進言:“將軍,如果我們在打了勝仗以後,如此散漫,就會導致士兵鬆懈,士氣大減。倘若敵軍突然襲擊,我們必定失敗。現在,我們的士兵已有些鬆懈,而秦兵卻在不斷增加。在下真為將軍憂慮啊!”

項梁聽了,笑笑說:“你真是個膽小鬼。那章邯有什麼可怕的,他根本打不過我們,他不敢再來了。”

宋義還想勸說,但項梁已經聽不進去了,還生氣地說:“你別再囉嗦了!”宋義無奈地搖搖頭,退下了。後來,他藉口到齊國調兵,離開了項梁。

項梁依然吃喝玩樂,不練兵也不列陣,軍心渙散。

此時,章邯早派人摸清了楚軍情況。一天晚上,他帶軍隊冒雨襲擊楚營。當時楚軍將士正在酣睡,突然遭到襲擊,頓時亂作一團,無力抵抗。結果楚軍大敗,死傷無數。項梁還在沉醉中,丟了性命。

“自矜者不長”。項梁因為自大、自傲,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