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戰疫宅家的日子,不少人一日三餐自己動手,會做的幾個菜都吃膩了,有朋友讓我推薦菜譜,我向推薦推薦了志願軍的特供菜譜,當年志願軍戰士就靠吃它打敗了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可能許多年輕的朋友不知道炒麵是什麼東西,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朝戰爆發,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武裝干涉,很快就把點火燃燒到中朝邊境。美軍為了打擊朝軍出動戰機轟炸我東北邊境區域,造成我邊民無辜傷亡。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出兵朝鮮,1950年10月25日誌願軍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但當時由於戰場的制空權都被美軍掌控,志願軍由於補給線被美軍破壞,前線給養、武器彈藥、醫療保障都很困難。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其中最嚴重的,當屬志願軍的給養問題。由於戰前未充分準備,很多志願軍部隊的野戰口糧是土豆等耐存儲的粗陋食品。隨著戰線的南移,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拉長,這給了美軍戰機進攻破壞的機會。1951年4月8日的一次空襲,敵機就向我三登庫區投擲了大量燃燒彈,一次就直接燒燬志願軍補給物資84節火車皮,其中糧食300餘萬斤,衣服40餘萬套,膠鞋29萬雙,還有其它物資不計其數。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只好大量供應炒麵以解前線燃眉之急。志願軍入朝時正值冬天,皚皚的白雪幾乎覆蓋了整個戰場,高粱面和小麥面混合炒制而成的炒麵又極難下嚥,戰士們只好先含一口雪,待口中的雪融化成水後,再和著一把炒麵一起吞下。這種混合炒制而成的炒麵,因為便於製作和攜帶,成為志願軍的野戰口糧。這種食品飽腹感極強,口感卻極差,很難下嚥。但是就是吃著這種難吃的炒麵,中國人民志願軍卻打敗了當時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美軍。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志願軍後來加緊研製我軍第一代真正意義的野戰食品。這款壓縮乾糧以熟麵粉、熟豆粉、花生米、蛋黃粉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為主要原料,用機器壓縮成塊,用來供應志願軍前線部隊。到1951年下半年,志願軍戰士陸續吃上了這款野戰壓縮乾糧。到了1952年初,基本替代了炒麵,成為志願軍的重要野戰食品。當志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後,戰士們的伙食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除一線部隊不能直接生火做飯、靠後方部隊送熱飯外,後方部隊基本可以吃上熱飯、壓縮乾糧、和部分罐頭。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隨著軍工保障體系的健全,我軍的野戰口糧逐漸由簡單的炒麵,變成了罐頭食品和壓縮乾糧。抗美援越時期,我軍生產了701、702乾糧援助越南。士兵在食用這些罐頭和壓縮乾糧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罐頭是密封儲存的,且不能自熱。而吃壓縮乾糧又很容易口渴,那麼就要喝著涼水才能吞嚥,拉稀就成了較大概率的事了。在戰場上一旦拉肚子,是非常嚴重的事。針對單兵食品不便於加熱的缺陷,我軍進行了研究改良。海軍軍需特種食品試製部生產了09/13型單兵自熱食品,這種單兵自熱口糧主食是咖喱拌飯、什錦炒飯、羊肉拌飯等12種(搭配一包甜辣醬),副食是蛋糕、花餅、水果等,額外再加一包香腸或醬牛肉,飲料是速溶功能性飲料。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炒麵,可以視之為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第一款“單兵野戰口糧”。隨著軍工保障體系的健全,我軍的野戰口糧逐漸由簡單的炒麵,變成了罐頭食品和壓縮乾糧。如今我軍單兵口糧從炒麵發展到種類繁多、味道可口、營養豐富的單兵野戰口糧,從這個細節反映我軍建設水平逐漸縮小了與先進軍隊的差距。下圖為KT-07型單兵自熱口糧,居然有口香糖、巧克力、茶葉等。不僅如此,KT-07型的部分食譜還有餅乾,這種餅乾的口感讓許多士兵讚不絕口,“十分酥脆”。

戰疫宅家的特供菜譜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國辦增強,群眾的生活早已從吃飽變成了吃好,無論是炒麵還是單兵口糧都不能滿足和平年代中人們的口味。我並不是真的讓朋友吃炒麵,而是通過憶苦思甜,讓大家通過這段歷史學習當年志願軍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而這種精神才是我們戰勝疫情所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