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新片區:目標用3年,全面推行特色營商環境指標

  近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面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正式發佈,目標用3年的時間,在臨港新片區全面推行特色營商環境指標。

  據介紹,《實施方案》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和最高標準國際經貿協定,借鑑國內外最佳實踐案例,探索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

  《實施方案》主要圍繞“1+9+X”進行設計。“1”即全面複製推廣特斯拉審批模式。位於臨港新片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已成為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未來三年,臨港新片區將致力於把特斯拉審批模式複製推廣到所有在新片區落地的投資項目上。該審批模式將審批中的各個環節分為主線、輔線,雙線並行開展審批工作。同時,通過做好4個“減法”(即在辦理接口、申報事項、審批流程及建設收費上做“減法”)和4個“加法”(即在集成服務、定製“菜單”、服務力量及信用管理上做“加法”),優化審批管理流程,升級審批服務一體化體系。

  “9”即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提出9項創新工程。圍繞企業登記註冊、涉外法律、人才服務、國際貿易、資金流動、基礎設施配套、減負降稅、創新創業等經營環節,結合臨港新片區制度創新工作,提出了9項創新工程,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便利度,體現新片區政策高地優勢。比如探索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登記機關對申請人提交的登記材料實行形式審查,審查通過後即時予以登記確認,企業設立登記的行為性質從行政許可改為行政確認,同時建立與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配套的商事登記撤銷制度。又比如創新國際化人才服務,提供更便利、更開放的外國人才引進政策,將試行口岸電子簽證,明確企業邀請來華的外國人通過網上申辦口岸簽證,持上海口岸簽證機關簽發的口岸電子簽證自上海口岸入境。

  “X”即全面落實上海市“營商環境3.0版”的一攬子改革措施。根據世界銀行和國家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在全面落實“營商環境3.0版”具體改革任務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要求,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和先進經濟體的經驗做法和國際通行規則,在企業經營活動的準營前、準營中和準營後三個階段,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此外,《實施方案》明確將成立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統籌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建立“18+N”特色營商環境指標體系,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考核評估工作。全面保障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穩定、高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